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搞环保 新招真不少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的好办法,让人眼前一亮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9-24 11:12 大字

[摘要]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的好办法,让人眼前一亮

农村环保设施建成后,普遍面临运转经费不足、人员配备不齐、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难题。记者日前深入各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为农村环境保护于万难之中寻得一条出路。

环卫“村为主”干好有奖励

村里环卫干得好,年终有奖励。从今年4月起,宁国市云梯乡开始推行农村环境卫生“村为主”工作机制,设立3万元专项基金,对环境卫生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村,年终奖励2000元,同时对最后一名扣除年终考核成绩2分并扣除“村为主”专项资金2000元……

云梯乡党委委员叶辉剑介绍,为进一步落实“村为主”机制,每村村“两委”干部中均有一人被确定为村环境卫生专干,负责保洁员队伍管理、环境卫生、河流畅通清洁、门前三包、环卫设施管理等。

同时,该乡将全乡4个村分成27个片区,每区配一名保洁员,年人均工资不低于1.2万元。通过明查、暗访、督查等形式对保洁员进行考核,结果与其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按100%拨付绩效工资;得分在80-89分的,按90%拨付;得分在70-79分的,按80%拨付……得分在59分以下的,不予拨付并辞退。

村企“一对一”解决经费难

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钱庄组的村民最近遇上一件大好事:县里的一民营企业投入1000万元,帮村里搞基础设施,修缮古民居,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帮助村民发展牡丹产业。而在郊区的大通镇,8座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承包给附近的铜陵电厂,每年运营加检修费用10万元。 “如果是我们自己做,最少要20万左右。 ”大通镇镇长翟刚说。

由企业帮村里搞环保等设备的运营维护,正成为铜陵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新模式。该市美好办副主任钟和平介绍,该市目前已有12家民营企业决定“一对一”帮扶美好乡村建设点,今年承诺投入2490万,现在已经到账1290万。“村里有了企业的注资,公共设施运转更有保障,产业发展也将迎来契机;而企业也可根据村庄资源特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以及乡村旅游等。 ”

设置环保所 工作更得力

据了解,目前乡镇一级大多没有常设的环卫日常监管机构。霍山县佛子岭镇就是从国土、财政、建设等站所抽调8名工作人员,成立了规划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主要监管范围只能是镇区以及重点示范村和公路沿线。 ”该镇党委委员余涛告诉记者。

与此不同,当涂县目前9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相继设立了环保所,同时组建了由环保信息员、义务监督员等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乡村两级环保队伍。前段时间,在全县率先设置环保所的大陇乡,在实施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需拆迁麻村农户赵华的厨房与卫生厕所,该户当时不同意。乡环保所所长赵玉林亲自上门做工作,最终顺利拆除。

评选文明户卫生是硬杠

今年,铜陵市西联乡梨桥村村民钟木林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每回路过村民广场,看到一家人的照片被张贴在公告栏里,他都会感到由衷地自豪。梨桥村是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古色古香、环境优美。村书记钟应斌介绍,该村将环境卫生情况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一项重要标准,并给与一定的奖励,以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新学期伊始,“清洁上学路”还成了铜陵农村中小学生的一项 “课外作业”。该市通过这种形式带动乡亲们,在农村形成 “乡村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氛围。目前,该市参与农村清洁行动的村民已达3万多人次,清理陈年垃圾死角152处、垃圾1000多吨。

本报记者 程茂枝

新闻推荐

绿色植保 服务“三农”——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