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植保 服务“三农”——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4-14 09:55 大字

[摘要]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供给保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立足安徽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全省“三农”,勇担社会责任,奋力拼搏,创新跨越,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创新跨越,科研工作亮点纷呈

迈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省农科院的正确领导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始终把创新跨越作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所科技人员在所长高同春研究员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年初设定的主要目标,加强在研项目管理,加大项目和成果申报力度,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省服务“三农”。2014年该所共承担各类项目 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财政部现代农业项目15项,各类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该所主持的 “稻麦轮作区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及其综合治理”获2014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贰等奖;参与的“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4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热雾工程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技厅成果登记。此外,去年共获得专利授权8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同时新申请发明专利24项,进入实审阶段专利16项,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4项。

以人为本,构筑科研新高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研基础,构筑科研高地。该所在跨越发展中重点抓好“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自我加压,强化政治和业务学习,理清思路,奋力拼搏,率先垂范,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探索科学规律,增强赶超意识,倾注全部精力,充满激情,深入实际,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全体科技人员,营造出风正气顺、和谐发展、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良好局面。

二是突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特别是培养年轻同志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年轻同志锻炼成长的步伐。年内分别选派相关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农药GLP、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环境毒理试验技能及多项高新科研仪器设备操作培训。组建的“农作物病虫草害安全防控技术研发团队”被列入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同时还结合安徽省实际,在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农药创新与高功效施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农药环境毒理研究等领域组建了5支创新团队,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科研力量,得到了充分有效的锻炼,同时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与合肥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此外,所内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

三是突出学术技术交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014年该所先后邀请意大利FrancescoFaretra教授、Eurofins高级顾问Ingo教授、拜耳公司mariya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XiaoChang-Lin教授和Anna博士到该所访问交流,同时聘请澳大利亚的Ian TimothyRiley博士作为“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培育)项目专家在所里长期工作,还分别接受3位亚非青年科学家来所工作,邀请农业部药检所顾宝根副所长、姜辉处长,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王鸣华教授,中国农科院彭德良研究员,浙江农科院质标所王强所长,湖南农科院植保所刘勇所长等多位专家来所交流,对该所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走出去方面,先后选派科技骨干3人前往俄罗斯、波兰、美国等国学习交流,累计共有55人次先后参加了国际细菌学大会、国际真菌毒素大会、全国植物保护学会年会、全国植物病理学术年会、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全国生物农药产业技术(联盟)年会、园艺病虫害研究与防控高层论坛、2014海峡两岸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全国植保药剂药械双交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及多个行业内交流和现场观摩会议,并做会议专题交流。通过参加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既开阔了视野,又能增强了与同行专家的共识。

四是突出科研平台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平台建设,夯实科研和产业发展基础。农药环境科学研究是该所近几年新拓展的学科领域,经过几年的积累,截至目前,农药环境实验室从场地落实、整修、仪器设备购置、生物试材培养、GLP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不断强化,初步成型。已获得农业部农药环境毒理试验资质,并首次承担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蜜蜂半田间风险评估任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建成运转,正待农业部验收。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检测评估工作,主要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草莓产品质量安全专项风险评估、蔬菜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摸底排查、生鲜蔬菜质量安全专项评估检测和谷物类(小麦、水稻、玉米)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摸底与专项评估等任务。 积极准备建设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尽早完成该所承担的 “农业部合肥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和“农业部安徽蜜蜂生物学观测实验站”的建设任务。

科技引领,服务江淮大地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典型引导,增强辐射功能,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实现新价值。 2014年,该所主要以本所专家与聘请专家相结合,自主举办讲座,召开培训会,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以及举办现场会或现场指导的方式开展服务“三农”工作,累计科技下乡专家163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发放科技小册子2000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2140人次,举办现场会5场次;认真落实完成“双百行动”任务,累计推广应用新技术近200万亩,科技人员下乡130人次。 “三农”服务遍及江淮大地。

在阜南县地城镇开展旱稻病虫害防治培训,向农民讲授关于旱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安全用药技术的培训,并针对旱稻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等给与多条建设性意见,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与旱稻种植者的好评。

以寿县寿西湖农场为研发基地,继续完善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体,以药剂拌种为重点,结合播后镇压等栽培措施的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建立示范区,在寿县、灵璧、颍上等地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减少产量损失4000吨,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元。

在凤阳及当涂县就 “噻呋酰胺和嘧菌环胺、多粘类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复配防治小麦纹枯病”、“安徽省小麦赤霉病抗病品种的选育及安全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安徽稻麦恶性杂草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氟唑菌苯胺和井冈霉素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粮食作物植保内容召开5场现场会。

邀请美国农业部植物病理学监管部门负责人Chang-LinXiao博士等专家分别在黄山市休宁县、滁州市南谯区、颍泉区、颖上县、芜湖市鸠江区、蚌埠市禹会区等地针对葡萄、梨、桃等果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开展了充分调研和现场指导、培训工作。专家们结合当地果树、园艺产业发展实际和需求,举办相关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采用多媒体等形式详细讲解了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还将果树栽培及研究书籍、果树画册等技术资料赠送各地果农大户、合作社社员和农技员等。为当地果树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服务,促进了当地果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者深有感悟的是该所拥有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领导班子,拥有知识广博而又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他们立足当代科技前沿,立志于创新、创造、创业,立志于攻坚克难、提速前进、跨越式发展。正由于他们锲而不舍、永不懈怠的努力,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必将为实现“经济强省、生态强省”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鸣

高同春所长在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现场

农作物病虫草害安全防控技术研发团队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率先将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建成覆盖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智慧养老,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本报记者 桂运安老人突然犯病,家里偏偏没人,不用慌,按下家里座机的红色紧急SOS按钮,120救护车、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就会立马赶来。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拨打“12349”居...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