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甜玉米形成循环经济
本报兴安讯 对甜玉米秆、苞衣、玉米芯等“废品”,过去兴安县的农民采取的办法是能烧就烧,能扔就扔,大量浪费了这些“废物”的可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甜玉米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废品”不仅全都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成为了兴安农民增收新亮点。
据兴安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蒋世语介绍,兴安县采用两种方式发展甜玉米循环经济:一是通过“秸秆-畜(菌)-沼-肥”的利用模式,将秸秆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其粪便与杂草和秸秆一起投入沼气池,获得沼气能源和有机无公害的沼肥;二是通过“秸秆-菌-沼-肥”的利用模式,将秸秆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剩余料经堆沤与粪便、杂草一起投入沼气池,获得沼气能源和有机无公害沼肥。据测算,两头牛的粪尿可供6立方米沼气池运转,每年产生相当于40瓶液化气的沼气。目前,兴安县拥有4.2万座这样的沼气池。今年兴安全县甜玉米种植约5万亩,仅此一项可为农户增收5000多万元。
该县崔家粉山村委的养牛户王明远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养一头牛每天需要喂30公斤甜玉米秆,一亩地则有3500公斤的秸秆,因此每头牛的年利润大概有1500-2000元。此外,一头牛一天产5公斤干牛粪,3头牛一年的牛粪可种一亩的双孢菇。一亩双孢菇可获利5000元。“今年我种了10亩甜玉米,养了5头牛,总收入超3万元不成问题。”落户该县的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县4万多亩甜玉米种植、350亩的蘑菇种植。去年该公司的罐装甜玉米系列产品出口量达9000多吨,占全国出口量60%,带动基地每户农户当年增收5000元。(唐 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广生本报通讯员谢文斌李明艳开栏语今年初,自治区批准命名了我区12个“一乡一业”乡镇和15个“一村一品”村屯。这批获命名的乡镇村屯,均为近年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本地农业...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