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毛竹空空,赚钱轻松”

广西日报 2010-05-11 22:50 大字

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谢文斌 李明艳

开栏语

今年初,自治区批准命名了我区12个“一乡一业”乡镇和15个“一村一品”村屯。这批获命名的乡镇村屯,均为近年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本地农业优势产业的佼佼者,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从今天起,本报开辟专栏,介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以启发各地挖掘特色农业,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力度,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毛竹空空,赚钱不凶;身在竹山,一世受穷。”这首“顺口溜”是当年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说起那个穷,升坪村菜木塘屯66岁的李大兴记忆犹新:“1983年分山之前,每根毛竹只卖得七八角钱,砍好的毛竹还要扎排放水到融江转运站,一个劳动力一天下来,也就挣1元多。”因为穷,群众住的是杉皮木头房,吃的是玉米拌粗粮。“姑娘往外嫁,媳妇不上门。全乡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记者一行近日来到菜木塘屯。山脚公路边,但见座座楼房一字排开,串串灯笼迎风高挂。走进村民刘忠的家,让我们这些城里人有些吃惊:两层高的楼房,室内铺的是陶瓷砖;音响、彩电、冰箱,样样俱全;电脑、电话、手机,件件不少。“我家有4台大彩电,一辆桑塔纳,在县城还开了一家珠宝店。像我这样的小车,全屯75户就有10多辆。”谈起今昔生活的变化,刘忠说:“全靠政府给我们包山到户,实行毛竹低改,把毛竹作为‘一乡一业\’的战略举措来抓!”他为我们算起了经济账:“低改前,每亩毛竹只有10根左右,低改后,每亩不少于50根。以前每根毛竹价格不到一元,现在卖到18元,效益翻了好几番。我家4人分得139亩竹林,年砍伐竹子5000根,仅竹子一年的收入便超过8万元。现在我还承包了1000多亩竹林。”

副乡长孙玉海介绍说,华江瑶族乡地处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脚下,全乡辖9个村委会1.56万人,有山地面积55.09万亩。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采取综合措施 科学保护漓江

本报桂林讯(记者/罗猛)漓江不仅是桂林的漓江、广西的漓江,更是中国的漓江、世界的漓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漓江保护工作备受中央领导关怀,备受各界关注。5月16日至17日,自治区主...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