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四轮驱动”打造广西第一毛竹大县
本报兴安讯 (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李明艳)初夏时节,万物葱茏。登临兴安县华江山区,但见满山翠绿,竹海涛涛,遍地竹笋,生机盎然。据统计,目前兴安有毛竹林面积50余万亩,立竹量6200万根,年产竹材950万根,居全区之首,成了全国毛竹主产区之一、“中国竹子之乡”。
地处猫儿山之麓的兴安县,种植毛竹得天独厚。“九五”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该县把竹业开发作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做到“四轮驱动”,打造广西第一毛竹大县。
——政策鼓励。县乡分别成立竹业开发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发展竹林责任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用活用足优惠政策,及时把上级的补助及优惠政策送到农民手中,鼓励林农承包土地多种竹、种好竹。“九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扩种毛竹19万亩。
——科技推动。聘请林业专家做顾问,进行毛竹低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成立了“毛竹保健院”,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以“农村课堂”、毛竹低改示范基地为载体,对群众进行毛竹低改技术培训。通过低改,使每亩毛竹由以前的10根左右,提高到现在50根以上,每亩增收1000元。
——龙头带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溶江工业园区,搭建竹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全县拥有竹材龙头加工企业130多家,年加工毛竹原竹700万根,竹材加工利用率达90%以上,年实现毛竹产值4.5亿元,。
——品牌助力。当地工商部门全力帮助企业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县里多次组织加工企业代表广西参加中国竹文化节博览会和林产品博览会,该县生产的“锦联”竹地板、“绿竹”竹醋液、“瑞联”竹串系列等12个产品先后获得金奖。全县有40多个竹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同时占领了全国60%的竹产品市场份额,使每根毛竹的单价由过去的不足1元卖到现在的18元。
就这样,兴安县将小毛竹做成了大产业。2009年全县实现林业产值10亿元,仅从事毛竹产业人员就达6万人,130多家竹加工业解决了2.5万人就业。主产区华江瑶族乡,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618元,由过去有名的贫困乡变成了广西所有民族乡中的首富乡,兴安县也因此跻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之列。
记者点评 应对市场挑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走产业化经营路子。走产业化路子,必须培植主导产业。培植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必须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基地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发展特色产品,从而将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产业优势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从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兴安县立足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加强基地建设,引进龙头企业,使每根毛竹单价从以前的不足1元,卖到现在18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不但将不起眼的小小毛竹做成大产业,打造了广西第一毛竹大县的亮丽名片,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换挡提速。记者认为,该县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本报兴安讯(记者/骆展胜通讯员/文戈唐玮粟林)6月10日,兴安县崔家乡,一辆辆满载的农用车在收购点排着队,农民朋友从车上卸下一袋袋自家种植的黑木耳,过秤、交易、领钱。负责坐地收购的宏旺菌业有限...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