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庙 一脉文风泽百年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史浩然
太和文庙外景。
本报通讯员 李洪伟 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七百多年风云,几番(难,屡圯屡修,愈挫愈奋,太和文庙的保存和传承是如此坎坷、如此艰辛,却又如此执着和顽强——拜谒文庙,记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感谢历代先贤在岁月风雨中传递薪火,让太和文庙一脉文风,润泽七百余年。
寻访 红尘之地觅踪迹
太和文庙位于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在城区,穿过热闹的太和公园,经公园北桥,迎面一座太和元气坊,蓦然让记者停下脚步。如今,地处红尘之中,显然没有让这座古代学子眼中的圣地隔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据了解,太和元气即天地间的正气,祥和之气,能养育天地万物。太和元气坊属木石牌坊,为明代建筑。牌坊正柱、辅柱、戗柱一应俱全;斗拱层见叠出,飞檐翘首向上;牌坊岁月弥久,颜色深灰青暗。“太和元气”虽出自经书,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但这里却正应了地名,倒也有趣。
悠闲的午后,县城居民刘桂林带着7岁的儿子在文庙广场上放风筝。记者向刘桂林问起文庙的话题时,勾起了这位35岁太和人的兴趣。据他的叙述,上世纪80年代末,自己还在城里一小上小学。那时文革的破坏刚过去十多年,昔日圣堂的建筑多数都被毁了,只剩下破破烂烂的大成殿,颤巍巍地在冷风里抖着。即使阳光偶尔洒下,那古殿依旧畏畏缩缩,像看惯黑暗的人一时不适应光明,殿墙漆色剥落,斑斑驳驳。
黉学街从古以来,就是太和学生们通向学府的必经之路,街北侧是过去的城隍庙、关帝庙等,现在已荡然无存了,只有街口的文庙还留在刘桂林的记忆里。他告诉记者,自文庙往南,从前是条狭窄的短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条街被一窝蜂的“温州发廊”、“美发厅”占据。每间屋里墙上都贴着纷乱的海报,展示当年明星们最时新的发型。街上到处响着洗发声、泼水声、剪刀断发的嚓嚓声、电剃刀的嗡嗡声……
耳畔传来孩童的嬉戏声和商贩们的叫卖声,记者才从刘桂林描述的八九十年代的场景中回过神来。如今,这里变了模样,成了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繁华地。
穿越 庭院深深深几许
因地处喧嚣闹市,墙体色彩鲜亮的太和文庙显得气宇轩昂。
太和文庙有700多年的历史,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该文庙为砖木结构,座北向南。整个大殿使用了26根立柱,柱下用石础。门额上涂丹朱,梁枋有彩绘。
在孔子身后数千年里,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地位日益尊崇。历代皇帝持续加封,即使是少数民族政权,对孔子的褒扬也不输于他朝,孔子成了中华民族的圣人。上自朝廷,中自官府,下自民间,文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且不绝如缕。士子学人,达官显贵,进入庙内,顶礼膜拜。太和因民间读书风气较浓,朝廷就在此设置文庙,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进入文庙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碧水荡漾的泮池。泮池产生,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二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如果中了“秀才”,就要绕池三周,而后举办谢师宴;中了“举人”,则搭一灯笼桥,从桥上走过,取“登龙门”谐音之意。学子们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勉励自己苦读。
涉越泮池,有东西两廊。东廊房乃名宦祠,这里曾奉祀历朝历代备受地方民众爱戴的父母官;西廊房是乡贤祠,纪念民间贤达。
太和县文物所负责人金亚东告诉记者,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一个场所,其实也是过去官学的学堂。明清两代,学童首先得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方算正式学生。所以,“庙学合一”的文庙因此又称学宫。而学宫的教学内容,除了《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学经典外,也包括琴棋书画、天文、数学等。
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大成”之名出于《孟子》,所谓“孔子之谓集大成”也。太和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8年(1304年),因战乱破损,于明洪武5年(1372年)修建,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于1992年整体修缮。
站在大成殿里,只觉满殿满堂都是儒生士者的身影晃动,他们在朗朗诵读,而孔子端坐大成殿中,享受弟子们的万世香火。
涅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薛建邦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