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秸秆变碳条 收获可不少

阜阳日报 2015-05-25 08:55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张钊

午收临近,太和县五星镇杨西楼村的杨保伟正忙着联系打捆机、运输车和劳动力,为收购秸秆做准备。在他的公司里,这些农民们弃之如敝屣的秸秆将变成长短不一的碳条,成为一种清洁能源。

2013年之前,杨保伟还一直在浙江收废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家企业利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通过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制成生物质颗粒碳条,不仅解决了废弃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咱农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烧水做饭大都用起了电或燃气,以前用于填灶膛的秸秆就被抛弃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杨保伟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好的项目,他便决定返乡创业。

2014年7月,杨保伟投资近400万元的太和县兴旺新型燃料有限公司成立。“筹办公司耽误了一点时间,没能赶上去年午收,我这近一年一直是用树皮为原料,每天能生产200吨生物质颗粒碳条。”杨保伟带领记者走进厂房,只见已经打包好的生物质颗粒碳条堆了满满一厂房。他随手抓起一把直径8.5毫米、长短在2-6厘米不等的生物质颗粒碳条告诉记者,“别看它个头小,但具有密度高、热值大、形状规则、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等优点,各种农作物的秸秆都能加工成这样的产品,深受宾馆、饭店、食品厂的青睐。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合肥、江苏、浙江及阜阳周边的宾馆、饭店,市场前景很好。今年午季,我们打算收储4万吨小麦秸秆。”

以前企业用的树皮都是板材加工厂送上门,现在要自己把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秸秆收集起来,运到公司,杨保伟准备得怎么样了?“目前,我以五星镇为中心,在蔡庙、光武、马集等乡镇下辖的30多个行政村设置了30多个收购点。”杨保伟介绍,各乡镇和行政村的干部也都非常支持,并主动为他腾出闲置土地用于堆放秸秆。

为确保顺利完成4万吨秸秆的收储量,杨保伟还从河南预订了80台打捆机,最近几天,这些机械将陆续抵达;雇佣了120名周边村民,分配到各个秸秆收购点,专门负责收储工作。

“1.5吨秸秆能产出1吨生物质颗粒碳条,包括生产费用、工人工资等在内,每吨碳条的成本在550元,我们的出厂价格是650元。”杨保伟自信地告诉记者,虽然收秸秆支出也不少,但4万吨秸秆能产出近2.6万吨生物质颗粒碳条,初步估计能带来260万元纯利润。

新闻推荐

急救知识日常生活不可缺

本报记者 关加加 实习生 张慧 通讯员 方克奎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