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锦斌来到阜阳市深入田间地头调
[摘要]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宗合
6月9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锦斌来到阜阳市,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三夏”工作。图为李锦斌一行在太和县旧县镇安徽恒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基地调研。
本报记者 曹炯 摄
6月9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锦斌来到阜阳市,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三夏”工作。副省长梁卫国,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秘书长邵国荷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随行,市领导于勇、李平、叶露中、刘树生,市政府秘书长王显义等陪同调研。
当日上午,在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滚滚麦浪间穿行,伴随着机器阵阵轰鸣声,金灿灿的小麦很快堆积如山。“今年产量怎么样?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多少?”李锦斌走进正在收割的麦田,实地查看午收现场,关心地询问小麦产量、种粮收入、秸秆禁烧等情况。
徐淙祥回答说,今年平均单产在600公斤以上,部分田块亩产超过700公斤。正在现场测产的省农业专家介绍,徐淙祥的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由于多年坚持秸秆还田,地力很肥,加上高产攻关技术、良种良法落实到位,所以一直维持了高产稳产。李锦斌又问道:“你流转了多少亩土地?收入怎么样?”“今年俺流转了1300亩地,种的都是优质麦种,收入还可以,年年都有赢利。”徐淙祥回答道。
当地干部介绍说,老徐是全国种粮大户,自创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并编成顺口溜教给当地农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把周边农民带动起来。”李锦斌鼓励徐淙祥,作为示范大户,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农民科学种田。
“我们还建有农业物联网,可随时监测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苗情长势,浇水、施肥、打药等田管措施依照这些帮手提供的数据进行。遇到解决不掉的问题还可以请市、省、国家各级农业部门专家网上会诊,促进了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徐淙祥带着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介绍自己种田的科技“帮手”。李锦斌兴致勃勃地查看了物联网设施,他指出,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仅提高了产量,种田的质量也提升了。大型机械、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设备应用于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安徽恒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麦基地,几十辆收割机、打捆机、播种机正在作业,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在已经收获的麦地里,几台秸秆打捆机不时“吐”出一捆捆秸秆,秸秆经纪人刘大鹏、王峰直接来到田间收购。“收了运到哪里?有什么用处?效益成本怎么样?”李锦斌关心地问道。“俺收了运到三堂镇,利用它生产碳棒。成本有点高,但有政府的补贴和扶持政策,效益还是可以的。”王峰回答。
李锦斌指出,秸秆禁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找出路,走专业化、规模化利用之路,既保护环境,又增加效益。
得知恒进农业不仅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粮食,近年来还大力发展良种繁育,生产的薄荷、马铃薯、红薯等种苗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时,李锦斌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大有空间,希望恒进农业抓住机会。
“还有什么困难?”李锦斌询问。“对于我们这样的规模农业企业来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一次性投入大。说实话,在土地、资金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范恒进说,公司计划成立农场管理公司,在阜阳推广成熟的农业管理模式。另外,公司现在正积极推动“新三板”上市工作,嫁接资本市场,力争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农业企业。
物联网、种子、资本等要素的进入,使阜阳农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锦斌鼓励恒进农业公司不断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引领现代农业新模式。这一番话,寄托了对阜阳农业发展的厚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冯启俊/文 通讯员杨玉彬/摄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