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舸争流绿丝间 万里通波一线开“水上芜申高速”构建通江达海坦途芜湖境内芜申运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

芜湖日报 2013-12-09 20:20 大字

芜申运河荆山河口至三里埂段航道整治工程现场

疏浚后的芜申运河航道通畅

芜申运河城区段施工现场

享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芜湖,作为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安徽段)的“排头兵”,以青弋江入长江口为起点,近31公里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同时,为顺应航道通行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改善城区南北交通环境,打造“一桥一景”文化元素的桥梁改建工程稳步推进。届时,河上架桥成景,桥下百舸争流,碧波万顷的“黄金水道”上千帆过的繁忙景象将成为现实。

逢山开道,遇水叠桥。芜申运河原称芜太运河,作为长三角地区发达水系一古老运河,沿途经过芜湖、当涂、宣城、郎溪、高淳、溧阳、宜兴、吴江等县市,是一条沟通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际内河航运通道。如今利用现代航道整治技术,充分挖掘密布水系潜在通航能力,欲把长江与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际内河航运通道打造成“水上芜申高速”。

作为国家规划的高等级航道,芜申运河不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二纵六横”的第四横,同时,又是安徽省骨干航道体系“两干三支”(长江、淮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主骨架中的一支。建成后的芜申运河将改变航道等级低、水位变化大、航道深浅不一且碍航桥梁多等不利现状,着力整治开发内河航运系统,通过密集的江河干支组成的水运枢纽,将皖、浙、苏、沪三省一市地区连点成线,改变皖沪间一贯走长江水道的“老路”,使长江以外相对滞后的内河水运发挥作用。

计划于2015年完工的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对芜湖市的利好影响也将逐步凸显。

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双核”之一,处于水网发达、水运条件优越地区。而今,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腹地以沿江为依托,以青弋江、水阳江各支流沿线为主要货物集散地,随着矿建、建材、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粮食、油料、农用物资等大宗散货运量的迅速增加,芜湖地区各类适宜水运的资源到苏、浙、沪地区将不再只能绕道长江,或改走陆路,航道的运输效益整体增加,常年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届时,这座焕发勃勃生机的现代化运河,将在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上添上“点睛”一笔。

航道整治莫等闲   力排万难焕新生

芜申运河全长296公里,安徽段45.7公里,芜湖境内31公里。芜湖市境内分东段、清水段和市区段,东段8.5公里(三里埂——黄池)、清水段15公里(荆山河口——三里埂)、市区段7.5公里(入江口——荆山河口)。通过芜申运河安徽段的有效连接,可将安徽省沿江航道网同长江三角洲江南航道网便捷、安全地沟通,向西连接已建成的合裕线,把合、芜地区与“长三角”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实现芜申运河(安徽段)与合裕线无缝衔接的同时,拓展安徽水运发展空间。

有安徽水运“一号工程”之称的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于2006年启动以来,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就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运河航道整治工作对技术要求非常严苛,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程,在枯水位时施工进展较为顺利,而进入汛期,工程进度则会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该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10月,芜申运河航道工程总体进展顺利,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6549万元。目前,正值水运项目黄金施工季节,东段8.5公里进入全面扫尾阶段;清水段整治航道15公里,正掀起施工热潮;市区段现完成了“高层建筑物”、“防洪墙退建”、“临江桥”等安全影响论证和审查工作,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已于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走进航道整治工程现场,居高处远眺,碧波清水两岸施工正酣:观芜申运河二期(清水段一标)北岸退堤段项目建设情况,记者发现退建后的新堤预制块铺叠有序,在稳如磐石的新堤守护下,河道拓宽工程稳步开展;“护坡植被也即将开始,同时,市区段二标防洪墙退建工程推进有序,为保证航道顺利通航,防洪墙向南岸平均退建约10-15米。”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居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荆山段施工规划如何开展,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为记者构画出未来蓝图:“荆山段这一截为裁弯取直段,中间腾出的空地则可形成100亩左右的旅游岛,其文化旅游等社会效益将发挥作用,与其相距两公里左右的荆山港区,未来这里将形成一生活服务区,旅游码头、加油站等便民设施陆续启动,打造出宜居宜业的生活圈是荆山港区的鲜明定位。”为减少耕地征用,更好发挥区域价值,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航道整治工程成为切实可行的构想。

展开芜申运河航道工程线路示意图,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在多河网的长三角地区,芜申运河利用密集的江河干支串联成线,西起芜湖中江塔,环太湖,经太浦口,沿吴江市尖田村,直流飞奔至上海,与沪现有航道顺利对接。“对运河航道进行整治,提高航道等级,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航道的运输效益,实现江河干支直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货损,达到减小运输成本的目的。”市港航局航道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整治后的芜申运河将改变长期以来水深不够、弯多滩险,全线不能畅通,只能季节性通航的窘境。整治后的芜申运河,航道等级提高至Ⅲ级水平;避免长江风险,减少航程达100多公里,提高航行安全。

河上架桥连成“景”   南北窄道变通途

近年来,芜湖市以芜申运河整治工程为契机,桥梁改建工程也正在规划范围内有序推进。介于桥梁改造工程多半在城区施工的现状,把提升城市跨内河公路交通通行能力,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与城市桥梁改建工程有效结合,打造出运河边看桥景的雅韵。

“为使桥梁改建符合运河航道标准,大部分桥梁需通过拆掉另建或原址重建的方式,提高桥梁净高,提升通行能力。”市港航局港航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此次航道整治的机会,有序启动袁泽桥、弋江桥、清水河大桥等桥梁改建工程,对改善芜湖南北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航道整治芜湖段涉及改建桥梁共9座,目前,袁泽桥、花津人行桥、清水河大桥、芜钢铁路桥已建成通车,大砻坊铁路桥改为宁安城际铁路桥,同时,其两边加上两车道的机动车行桥,并即将进入合龙阶段。荆山桥、弋江桥将在近期开工建设,中江桥预计次年10月开工,中山桥预计明年年底开工,其余部分桥梁近期暂缓改建。

“桥梁改建并非只是单纯的拆了另建,或就地重建,而是要在满足航道整治需求,改善芜湖整体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将部分市区老桥全新打造,结合城市周边环境,添入更多文化气息。”据该负责人介绍,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将落实“一桥一景”的文化理念,在栩栩如生的效果图上,一幅幅或雅致古朴、或现代气息浓郁的江城“桥”景跃然纸上:规划建设中的荆山桥,从效果图上看,宛如江畔浣纱归来的女子温婉明媚,“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水乡意境映入眼帘。采用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采用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全长910米。该项目起点接规划的利民东路,向北横跨青弋江、黄山东路,终点同已建成的北京东路相交。荆山桥项目的尽快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骨架结构,沟通利民东路与北京东路主干道之间的快速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改建中的弋江桥,秉承鱼鳞青瓦的徽派建筑风韵,与古城“石巷青如染,廊檐淡若浮”的古香交相辉映,让桥梁融入到地域文化特色之中。该桥对于缓解主城区内部过江通道瓶颈问题作用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城南与城北的联系功能;规划改造中的中江桥,在老桥拆除后原址重建,采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建成后的新中江桥,主线桥梁为双向六车道规模,全线设置独立的行人及非机动车系统,飞渡南北的中江桥作为一座具有城市地标作用的现代化桥梁,对芜湖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将逐渐凸显。

随着芜申运河工程的推进,芜湖段上多座桥梁陆续改建,不管是桥梁的交通承载能力,还是桥体通航能力,都将获得飞跃性的提升。临江远眺,“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的老桥印象将载入历史,一系列横跨南北,改善主城区交通软环境的各色桥梁,将成为芜湖市处处留景的地标性建筑。

经济社会齐头进临河劲赏并蒂“花”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所产生的巨大效益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融入长三角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可实现皖江腹地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大量物资经芜申运河直达苏南、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从走“长江水道”变成“芜申运河”,由“弧线”距离变成“直线”距离,缩短航程后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芜湖市及南京籍船舶经长江至无锡、上海等地的千吨级以下船舶每年超过3万艘次,载货量突破500多万吨,如果这些船舶改由芜申运河航行,每年仅节省油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达上亿元。而这一数据也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水运的大宗散货运量的迅速增加而不断刷新,芜申运河作为一“水上高速”,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会愈加明显。

同时,沿岸城镇可以沿河设厂,建设开发区、工业区和物流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养殖业、造船业和现代旅游业,有力促进沿河产业带形成,成为区县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沿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内河航运和流域经济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促进沿岸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不仅凸显其经济价值,更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全面显现出“运河效益”。相关资料显示,芜申运河全线疏浚整治,扩大泄洪断面,有利于防洪排涝,改善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流域两大水系,改变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的现状;内河航道整治是充分利用现有河道,基本不占用或很少占用土地,且疏浚整治时可以填塘固基,增加土地面积,且因航道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实质上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通过对航道两岸进行护坡和植树绿化,可有效降低航行波的冲刷和雨水的侵蚀,保护耕地,净化水质,改善沿岸生态环境。

本版撰文 记者 汪潜

摄影 记者  陈剑 梅韬

新闻推荐

龙窝湖水清养好鱼 八方客慕名把鱼运

图为捕鱼工正在张网捕鱼。  ...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