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窝湖水清养好鱼 八方客慕名把鱼运

芜湖日报 2013-12-13 20:20 大字

图为捕鱼工正在张网捕鱼。

□本报记者 吕毅 文/摄

12月10日,晴空万里。

听说龙窝湖捕鱼进入集中上市期,记者驱车前往,一瞅龙窝湖捕鱼丰收的景象。

车至湖边,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在一条去湖面的通道上,运鱼的货车穿梭其间,往前走一段,便能看到一个船舶停靠点,这里便是龙窝湖鱼卖往全国的最初交易地点。

走生态路  卖品质鱼

位于三山区境内的龙窝湖,距市中心城区仅8公里,是芜湖最大的不可再生的天然湖泊。龙窝湖正常水位面积约10500亩,丰水期近2万亩。

良好的生态水域,也造就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其间生长着50多种鱼类品种,其中经济鱼类有30多种。

“每年春节前,我们都会向湖里投放10万斤以上的鱼苗。3至10月份,会封湖禁渔,给龙窝湖里的鱼类提供一个很好的生存和生长环境。”龙窝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凌曙光告诉记者。

为保证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公司等到冬天才会集中捕捞。且实行生态保护,不往水里投放饲料,湖里的鱼全部吃水草、螺蛳或浮游生物,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产品。

“如果往湖里投放饵料,有可能产量是上去了,但湖水生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鱼的品质就会下来,最终价格提不上,到最后有可能搬石头砸自己脚。只有打生态牌,才能创造好效益。”凌曙光说。

凌曙光的“生意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因为龙窝湖鱼品质好,慕名而来的客商越来越多。

市场认可  销路不愁

10时许,上鱼的船舶停靠点一派繁忙景象。客商们纷纷将从湖里刚起网的鱼装桶,用竹棍抬上岸,过秤交钱后,装上货车,倒进氧气舱中。

“一个小鱼舱能装3千多斤,这一车子要装1万多斤。”宣城过来的买主刘东涛说,这里的鱼品质好,所以每年都会过来买鱼,今年打算买5万斤。在一旁的江西客商简正财也笑着说,这里的鱼味道好,价钱公道,他们都是老主顾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运鱼的卡车牌照来自江西、上海、江苏等地。“大部分是鳙鱼和鲢鱼,今年鱼又大又多,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一名经销商说。

集中上市  抓大放小

随后,记者上了快艇,往龙窝湖捕鱼地点驶去。

一眼望去,宽阔的龙窝湖面浮着很多渔网,这是工人们精心布置下的,有的是拦截脱逃的鱼儿,有的是为了赶鱼,将鱼儿赶到集中捕捞区。

到达捕鱼点,等了10分钟左右,渔船快速驶来。“起网咯!”随着捕鱼人的一声吆喝,本是平静的龙窝湖面顿时热闹起来,数十名捕鱼工人从赶鱼的进口处慢慢收拢渔网,鱼儿一下子就被赶到收拢处。大大小小的鱼聚在网内,被工人用网兜舀进船舱。

“3斤以下的鱼会被重新扔回湖里,船舱里的鱼都是个头不小,劲儿也挺大。”捕鱼工拿起一条20多斤的鳙鱼,向记者“炫耀”,可惜没抓稳,鱼儿一下子蹦到船上。过了一会儿,船舱就被数不清的鱼给填满了。“这次起网大概有1万多斤吧。”捕鱼工笑着说,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干活了,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多钟,一天要来回送十几趟。

这些新鲜的鱼将会被运至岸边,过秤,装车。现在,正值龙窝湖鱼集中上市期,预计今年能收获90万斤鱼。这里的批发价一般在每斤5至8元,也有附近的居民慕名来买鱼。

“生态保护好了,鱼儿品质得到了保证,龙窝湖鱼这一品牌也就得到了客户的信赖。”凌曙光说,目前零卖的非常少,主要依靠订单式的销售模式,“只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也会回馈人类的。”

新闻推荐

专业技能助蓝领强势逆袭

□本报记者 杨友艺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赛区安徽省选拔赛数控铣项目比赛上传来佳讯,来自芜湖技师学院的杨田同学荣获第一名,并作为唯一...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