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崛起的绿色芜湖五年回顾之生态文明篇

芜湖日报 2012-12-31 13:56 大字

□ 本报记者 陈旻

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过去5年,连续加载的头衔让芜湖这颗“皖江明珠”的风姿实至名归;把芜湖建设成为长江流域优美和谐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未来5年,壮丽秀美的蓝图令生活在这座“梦里江南”的人们心驰神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天蓝、地绿、水净的绿色力量,正引领芜湖科学发展生机盎然。

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蓝天碧水百姓乐居

低碳出行、健康生活,奥体公园外,市领导带头骑上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火龙街道幼儿园的孩子们用树叶、一次性筷子、易拉罐等原料,制作出了“蚂蚁划船”、“大红鼓”、“筷子笔筒”等各式各样的低碳作品,折射出孩子们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绿影社区里,安师大的教师给居民们进行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普及生活中的环保常识……在芜湖,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已成为百姓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过去5年,芜湖经济一直走在发展的高速路上,但芜湖人一直秉持一个理念——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蓝天工程”、“还绿于民”,一项项具体举措体现的是城市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中,芜湖成为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城市。

持续发展和谐当先 城乡面貌又现新颜

优美的生态环境一向都是芜湖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在芜湖,建设生态文明早已不是 “纸上谈兵”。早在2005年11月,“生态芜湖”建设就已全面启动。芜湖、繁昌两县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 2007年,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

芜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评价,编制完成了《芜湖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了《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合一”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截至“十一五”末,芜湖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1.2万吨,这一数字比“十一五”初下降3%以上;减排二氧化硫2万吨,比“十一五”初下降约1%。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5%以上;青弋江水质明显好转,由Ⅳ类水质上升到Ⅲ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达20.9%。

2011年,南陵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南陵县烟墩镇和三里镇,繁昌县平铺镇,芜湖县陶辛镇,无为县高沟镇等5个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截至目前,芜湖共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41个省级生态村和67户省级生态示范户。

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芜湖人的生活更惬意了。

优美芜湖勤耕不辍 蓝图绘就“绿色转型”

今年以来,芜湖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加用力:在今年2月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后,又开始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现在大阳垾湿地公园等13座城市公园正加快建设;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营造林8万亩;完成30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节能项目72个,启动节能Ⅲ级预警,加强对64户高耗能企业的监管;以水泥厂低氮燃烧改造等为重点,实施减排项目78个;整顿关闭非煤矿山19家,关闭4家小煤矿,全市实现无煤矿生产;制定实施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对芜湖来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芜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为芜湖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在芜湖的决策者眼中,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成为芜湖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已为环境建设绘制了一张宏伟蓝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执法措施为保障,强化责任落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公众参与,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未来五年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长江流域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新闻推荐

向假冒伪劣商品无情“亮剑”——工商部门“两节”市场打假专项行动纪实

□ 本报记者  赵双华 实习生 李青为净化节日期间市场秩序,市工商局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元旦、春节市场打假专项行动,向假...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