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下赶庙会
逛庙会购物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庙会现场熙熙攘攘的人群
提起芜湖的庙会,大多数人自然想到的是每年农历七月三十的广济寺庙会。不过,近年来,弋江区的白马山庙会随着三圣古寺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和白马寺的不断扩大修复而逐渐声名鹊起,吸引着不少远近香客、游客纷至沓来,逛庙会、购杂货、赏民俗。
内容丰富 香客云集
2013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九),晴空万里,是个赶庙会的好天气,记者慕名前往三圣古寺一探究竟。驱车沿九华南路往南陵县方向,一路上丘壑绵延起伏、水网星罗棋布。入火龙岗境不久,远远的便能望见一座佛塔鹤立山巅,那便是白马山三圣古寺标志性建筑——弥陀塔。车子刚到在九华山南路与三圣古寺路交叉路口,香客、游客便逐渐多了起来,再往前,由于熙熙攘攘的人群,车子已是“龟行”。记者沿着上山的一条约六米宽的水泥小道下车步行,越向古寺前进,行人越多,道路边有序停满了各种私家车,其中不乏一些外地牌照。行至海螺医院门口时,道路两旁的各类小摊小贩逐渐增多。继续前行,狭长的山道里,已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各色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白马山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信奉的神,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求吉祥平安。行善助善、烧香求佛是庙会的主旨。多年的庙会经验形成了一套约定成俗的程序,包括祭坛、拜祖师、献艺、祭塔、拜碑、回香、谢山等形式。庙会由每年农历三月十九“三圣古寺庙会”和农历三月二十五白马山一带“娘娘庙会”组成,尤以三圣古寺庙会香火盛,人气旺。三月十九庙会当日,南来北往的众香客上山进三圣古寺烧香拜佛,寺内的法师领众僧诵经祈福,上供娘娘殿,历史上还有将娘娘坐像抬出去出会的仪式,还有在娘娘殿前搭台唱戏给娘娘看的做法,一时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多数香客进香、祈福、叩拜之后还要做功德上元簿。此次的庙会,还特意增加了为芦山地震灾区祈福捐款活动,现场募集捐款近3000元,三圣古寺同时捐款2000元。三圣古寺释界空住持表示,寺庙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的帮助,也应该回报社会,为灾区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几度兴废 历史悠久
“寺中曾有一株需7、8人合抱的白果树,当年,它与繁昌县铜山寺白果树遥遥相望,是一对姐妹树。白果树在解放前后仍存在,附近村庄的一些80岁左右的老人都有记忆。历史上这里曾经有过盛极一时的白果树香会。”住持释界空告诉记者,他认为,白马山庙会很可能是从历史上的白果树香会发展演变而来的。记者查阅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在“古迹志·古树”中确有“白果树在白马山娘娘殿中高十二、三丈围五丈余,果实无心,秋冬不雕。在城中央或江上望之,隐然如旁起一峰。闻洪杨时,贼伐其树,次日血流。贼骇其神,遂止,今伐迹尚存”的记载,据说,当年从南面归乡的芜湖人,远远的只要望到白马山山顶的白果树,就意味着到家了。又从《芜湖县志》(1990—2003)“名俗”篇中得知,历史上的白马乡(后并入火龙岗镇)确有白果树香会,只不过日期是在农历七月三十。
现代白马山庙会始于民国八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繁盛至今。国民政府期间,三圣古寺的香火已是相当旺盛,香客多达数万;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庙会活动受外界影响逐渐冷落;解放前,三圣古寺几经战乱,庙宇损坏严重,庙会活动停止。1995年,在当时住持慈云法师的主持修复下,焕然一新的三圣古寺得以重新开放,庙会活动得到恢复并逐渐发展壮大;2007年,高45米、七层八面的“世界和平千年弥陀塔”开始动工建造,如今已成为三圣寺千年标志性建筑;2009年以来,现任住持释界空主持了三圣古寺的改扩建工作,白马山庙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三圣古寺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庙会游客倍增,香火鼎盛,信众云集,其中不乏一些来自上海、苏州、无锡等外地香客、游客。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白马山庙会已逐渐云集到三圣古寺附近一带,规模逐年增大。到2013年,白马山庙会已连续举办19届。
庙会繁荣助推庙会经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马山庙会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和文化娱乐性活动。随着庙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每年庙会期间,各地的小商小贩便早早地汇聚于此,在山脚下通往三圣古寺的道路两侧摆摊设点,叫卖一些玉器、杂货、美食、玩偶以及本地的特产等不一而足,自发形成了奇特的民间商贸集市活动。庙会前两天还专门有搭台唱戏活动,偶尔,也有民间艺人卖艺、杂耍。庙会当日,四里八乡的人们纷至沓来,朝山敬佛,礼佛还香,汇聚在狭长的上山通道里,远远望去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自发形成的民间商贸活动和各种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庙会经济和佛教文化有机融合,使得白马山庙会在皖南乃至华东一带都颇具影响力。
释界空住持告诉记者,每年白马山庙会前两天,一些远道而来的香客便已抵达并落榻山下旅店。而一些老香客、联系密切的信众则主动提前进庙做斋饭、打扫佛殿、插彩旗、挂经幡、进香放焰口,为庙会活动做准备,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规范周全,仅以今年庙会为例,这一部分“义工”就有100多人,而农历三月十九庙会当天,香客、游客近3万人。而近年来,白马山庙会也得到了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每年庙会期间都会抽调相关人员来到现场值班,做好消防、饮食及香客引导工作,确保庙会安全有序。
不应当成为记忆的民俗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庙会是指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芜湖历史上也存在各种庙会,有的已经消亡,有的至今留存。如农历正月十五的方村镇和尚桥降福殿香会,六郎镇的天曹殿刀香会及清水镇的龙王菩萨打水桩会;农历二月初八的九十殿香会;农历四月十五的湾沚镇火帝会;农历四月十八的清水镇祠山庙庙会;农历七月半的盂兰盆会等,这些庙会既是信众的盛会又融进了商贸旅游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庙会已然成为深居闹市人们的一种独特文化记忆,成为城市人体验传统文化和寻找心理慰藉的载体,庙会活动同时还对丰富和促进本土文化以及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以庙会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或许更应该共同坚守这块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去捡拾、保护历史文明的碎片,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采访的最后,记者也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白马山庙会已是弋江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民俗项目类别正在申报芜湖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戴卿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中考中招芜湖市将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实施“阳光工程”,确保招生过程公平公正。今年芜湖市中考...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