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扎起来 马灯跳起来红杨镇六桥村民俗表演迎新年
□本报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文茜
“穿马灯”和“舞龙灯”是芜湖市民间较流行的风俗。记者了解到,随着传统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乡镇重新拾起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来庆祝新年。昨日,记者来到本报联系点芜湖县红杨镇六桥村,看见民间艺人和村民们正在忙碌制作板龙灯和马灯,组织村民排练走马列阵,一派热闹场面让“年味”渐浓。
30年后再抬龙灯
六桥村村委会主任崔新春带领记者来到一间平房,只见一个已经制作完成的龙头摆在大堂正中间,高高竖起,威风凛凛。龙头长约2.5米,高2米,用竹片、铁丝结扎,制成龙的形状,外面糊着绘制好的彩纸,口里含着一颗“龙珠”,白麻编织成的龙须长长垂在地上。一节节的龙身被木头做成的栓固定在板节上。一户一节,总共60个板节,龙身长约120米。每个板节龙身的造型也各不相同,记者看到,有的拱起像龙背,而有的则轧制成花灯。
80岁的万世安是村里专门请来的师傅,也是红杨镇唯一一位会制作龙灯的民间艺人。老人花了近40天时间独自制成了龙头,正在进行的也是最繁琐的龙鳞,需要一片一片画出来,绘上图案后糊上去。这位八旬老人依然耳清目明,“从16岁开始,我就学习制作龙灯,当时跟着一起学的人全部都去世了,只剩下我一个。”现在,他想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但愿意学的年轻人很少,只有儿子一个人。“我中间十几年都没有再做过龙灯,最近几年好几个村子要耍龙灯,邀请我去做。”万世安希望,这是让这项民间技艺更好保留下来的契机。
六桥村也已经30年没舞过龙灯了,以前抬龙灯的20多岁壮小伙已年过五旬。崔新春回忆说,龙灯出灯后所到之处都会有人接灯,鞭炮不断,“尤其是晚上,忽上忽下,像海浪般,很好看。”舞龙灯对人的体力是个考验,因此抬龙灯大部分是返乡的青壮年。“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助于形成融洽的邻里氛围。”崔新春说。
老中青少齐上场
“咚隆呛,咚隆呛……”腊月二十八就要表演了,村里精心挑选出来的灯手们也在抓紧时间排练。打头阵的是一位50多岁的男村民,他充当“令旗”角色,也是年轻灯手的“教官”,教会他们怎样走马列阵。紧跟着是3个8岁左右小男孩子,是“小报马”,后面是十多个20岁左右青年。配合着锣鼓的节奏,场上锦旗飞扬,灯手们按照特定的舞步穿插,列队走到空地中间,突然向两边拉开,然后两队再拉开,“就像破篾,这个阵式就叫做‘双破篾\’。”六桥村村委会主任崔新春在一旁向记者讲解。
崔新春告诉记者,真正表演时这些演员要化妆,主要以三国和杨家将的人物,分饰不同的角色,如关羽、穆桂英、刘备等,穿上戏服。马灯制作简单,表演时把竹制马头马身分别固定在表演者腰部前后,门灯开路,众角色一手牵马缰,一手持刀枪,鱼贯相随,前后锣鼓一路相伴。到一家门口时,表演者摆出“八盏灯”、“双破篾”、“龙虾戏水”、“梅花五瓣”等阵式,节奏感强,寓意驱邪祈福、保民安康。
在芜湖县,马灯传承已在百年以上,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民间驱除疫鬼的傩祭活动,“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村民可以参与,具有一定表演技巧,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在采访快结束时,记者看见一位小男孩列阵时突然失去了方向,东张西望,想要找到他一直紧盯的前面一位灯手。在周围“快跟上”的催促中,脸紧张地皱了起来,好像很快要哭出来,这时一位中年村民牵起他的手说“跟着我”,带着他快速移动。“只有这些年轻的孩子参与进去,民俗文化才会传承下来。”崔新春说。
图1:芜湖县红杨镇六桥村,村民们向记者介绍龙灯。画面展示的是龙灯的龙头部位。
图2:年逾八旬的万世安正在赶制龙灯,他是红杨镇唯一会制作龙头的民间艺人。
记者 杨大伟 摄
新闻推荐
阳春三月,万里...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