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芜湖:新型城镇化的“下一站”

芜湖日报 2013-01-13 13:52 大字

□本报记者 张逸潇

“这一路考察的城市里,芜湖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特色实践,‘产城一体\’的特征非常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芜湖进入工业化加速期之后的大势所趋,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1月9日-10日,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带领国家发改委、新华社成员组成的考察组,来芜开展城镇化专题调研时,作出上述评价。

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凤还巢”“凤栖梧”现象,为城镇化集聚商机人气

上海、江浙、广州等沿海地区,曾是芜湖市以农民为主的劳务大军“东南飞”的主要目的地,21岁的曹学兵也是其中一员。2010年高中毕业后,怀着对大城市的憧憬,曹学兵只身前往上海。一年多时间里,他辗转了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厂区大多远离上海市区,工资徘徊在3000元左右。

“在上海打工期间,我没去市区逛过一次街,因为没时间,也没钱。我努力工作,仍然融入不了这个城市。”2012年下半年,曹学兵回到家乡芜湖县湾沚镇。促使他最终下定返乡决心的,除了思乡情愁外,更重要的是他听同乡传来一个消息,家门口的新芜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出的同岗位工资,只比上海低几百元。“厂里免费提供三餐,五险一金齐全,早出晚归和家人团聚,开发区紧邻县城,生活成本比大城市低,幸福指数却更高。”

曹学兵的选择,在新生代农民里颇具代表性。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没有做过农活的80后、90后,希望有不同于父辈的多彩人生,不愿自己只是生产线上一颗没有表情的“螺丝钉”。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城市新生代并无二致。在劳力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他们用脚投票,选择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活方式,投向更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工业化的加速,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芜湖市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也为就业“吸引力”加分。统计显示,过去5年,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8年的433家增加到2012年的1718家,工业化率由48.6%上升到59.6%。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快速增加的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工业化的多年积累也使芜湖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拥有“挑商选资”“招才引智”的底气,集聚更加优秀的企业,发展更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和一流团队,出现越来越多的“凤还巢”“凤栖梧”现象,形成良性循环。2012年,芜湖市城镇化率达到58.3%,不断集聚的人气和随之而来的商机,为芜湖努力实现远期1000万人口目标、打造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夯实了基础。

既要产业转型,也要园区升级,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器”

当越来越多的曹学兵返乡,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落户芜湖,如何留住这些人、把他们引向哪里,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个课题。过去5年里,常住人口从5万人迅速扩张到15万人的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此深有体会。

“开发区建设初期以工业为主,三产配套依赖老城区。现在形势变了,只有道路、厂房,没有医院、学校和商贸休闲,就招不来人,来了也难留住。”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季学敏在专题调研座谈中坦言“形势倒逼转型”,他们着手做的,一是产业升级,加快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二是园区升级,由传统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综合型的产业新城转变。

产业新城是芜湖市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器”。“十二五”期间,芜湖在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周围,规划建设了12个产业新城,能集聚180万—200万人口。这些产业新城按照产城一体理念,融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于一体,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一应俱全,可以让产业工人告别生活在市区、工作在开发区的“钟摆式”生活。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产业新城内由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安居工程,包括蓝领公寓、公租房和商品房多个层次,可以满足农民“分步进城”的需求,一步步实现扎根城市,真正转变为市民。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按照“十二五”新型城镇化“141281”工程蓝图,芜湖市将着力打造芜湖1个主城,建设江南城区、龙湖新城和江北新城3个主城区,大力发展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4个副城,加快建设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产业新城等12个产业新城,重点建设高沟等8个新市镇,全面实施千村综合整治,最终形成城市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向幸福出发,要考虑城乡统筹、社会公平,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谈及芜湖市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市发改委人士表示,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芜湖新一轮城镇化的“新型”两字,应体现在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其最终指向是“幸福芜湖”。

面对依然存在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城乡差距、江南江北发展不平衡等不足,芜湖市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三个集中,两个延伸,六个一体化”的有效经验。内容包括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等。

这其中的许多具体举措,都顺应了群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期待。例如,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同进公办学校就读、同等中考中招政策、同一收费标准等“七同”政策;市、县两级财政,从2012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4亿元用于村庄整治,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积极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对外来人口降低准入门槛……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为城市生活注入更多“幸福”要素。

新闻推荐

低碳交通 绿色出行 让江城更加清新优美撰文:本报记者 赵双华 实习生 李青/摄影:本报记者 杨大伟

公交车进站加天然气,减少污染物排放。芜湖汽车站新更换的排放量为国4标准的大客车,更加节能环保。公共自行车广受市民欢迎,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