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汇涌众溪成翠涛

芜湖日报 2017-05-24 04:01 大字

《家园·梦想——芜湖作家散文集》是新时期以来,芜湖市作家协会编写的第三本会员散文作品集,距第二本散文集出版发行已经过去了10多年。

《家园·梦想》汇集了市域55位作家自选的76篇散文作品,总字数超30万字。尝脔可知鼎,窥斑亦见豹,这些入选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质量上乘,它们似无数条溪流汇涌在一起,足以呈现当下芜湖散文创作的可喜局面。

这本以家园和梦想为核心意象的散文集,充分展示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视窗,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芜湖作家的勤勉和深情。

晨岚夕照,月院雨窗,在这片散文风景里,有一种情景交融、沧桑怀旧的气息。书中很多文章,如《大江汤汤》《小格里上空的飞鸟》《我家住在江之尾》《中洲村纪事》等,描写的是江南的山川草木、故土风情,作家对大自然的讴歌,对家园的热爱,流露在字里行间。“家园”与“乡愁”,人人皆有,如果正面强说很难使人信服,这些散文多是通过对一些场景的细致描摹、悉心体味,以物我相融之境,赋予长久积淀的情感以翻飞的意绪,巧妙传递出来,就有了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河流之上》《黄梅天》《根》《月光照彻松树林》等,有的是对个人成长的叙述,有的是对一段特殊经历的缅怀,它们都是从生活的砂砾里炼出的真金,带着作者炽热的情怀,是离人心最近的脉动。芜湖作家对文学的这种敏锐与把握,一方面得益于他们长期浸润文学所形成的慧悟,另一方面也是江南灵秀的山水、厚重的地域文化使然。

生死歌哭,亲情无价,在这片散文风景里,有一种回肠荡气、感人至深的情愫。《拉住弟弟冰冷的手》《落玉如琤》《一个农民的浪漫史》《父亲的三月三》《善爱到灵魂》《奶奶的油灯》等,观照的都是人人绕不过去的亲情。这些字字带泪、句句含情的好文章:有些演绎了生离死别的大恸,情感爆发一览无余;有些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追怀,无尽思念沉郁深厚。亲情散文的高下,取决于是否能准确拿捏那种互为依偎的情感,是否把持住了那一份执着而又脆弱的心意。芜湖作家的这些作品,多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摒弃了矫情、僵化的伪抒情模式,通过打捞记忆中的残片,在人们习焉不察的地方加倍描写,有着专注的深邃,透彻的颤栗,同时还颇具庄重的质感。他们如此哽咽的深情,冲击激荡着读者的心扉,牢牢牵引着读者,一起享受亲情的滋养和灵魂的抚慰。《一个诗人的消失》《农民的胸襟》等,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可亲可敬却身处窘境里的人们,在如剥笋壳、娓娓道来的叙述里,感喟感佩于社会变迁中,那些极为珍贵的人间真、善、美。读这些充满大爱和温暖的文字,不啻是开启心智和净化灵魂的精神享受。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在这片散文风景里,有一种取法乎上、力臻高格的审美。就文体的特质而言,散文的审美功能是主要的,远远大于审智。这本散文集中的作品,尤其是出自部分女性作家之手的散文,是不折不扣的美文。她们带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用心放大着自己的感受和直觉,用“美”的眼光去体悟生活本身,并用温婉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她们经营文字,精编细织,带有一股子工匠对手艺的神圣,除了精于散文的“十八般武艺”,还善于吸收诗歌、小说的表现技法,如今已不同程度地走向成熟。她们的作品有的落尽铅华、风致自见,有的精致唯美、清新空灵,有的文采别致、秀润瑰丽,有的玲珑剔透、自然浑成,在起承转合之间,总有那么一股诗意江南的韵致和神采。她们的成就是整体性的,对诗意文本的追求是共同的审美取向;她们又是个性化的,许多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近几年,女作家们当仁不让地扛起了芜湖散文走出去的大旗,并有着不俗的表现。本书所选男作家的作品,相对的优势,可能是部分饱学之士,着意在题材的文化拓展上做出了一些尝试。

就这本散文集来看,当下芜湖散文总体尚显精致、唯美、倩巧有余,博大、深刻、智性不足。正如主编李莉莉所说:“特别是在思想的深度和精神的厚度上仍需探索。”这就需要芜湖的作家们,继续深入火热的生活,潜心探索艺术的规律,将生活馈赠与他们的深邃思索,转化成更为精美厚重的作品,不辜负这个文化自信、梦想驰骋的美好时代。

《家园·梦想——芜湖作家散文集》

芜湖市作家协会编

现代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姚祥

新闻推荐

——全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综述选好代表为人民

2016年12月26日上午,市政务文化中心一号会议室早早开启了两侧的大门。向会场内望去,人们很快发现和往日布置明显不同,只见主席台帷幕的中央悬挂着一面巨幅国旗,三个镶嵌着国徽的红色票箱整齐排放,现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汇涌众溪成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