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这五年:品质芜湖幸福安居
□本报记者 潘晔
如今,越来越多的棚改居民告别低矮破旧的简易房、住进宽敞明亮的现代公寓,他们纷纷告别“蜗居”,圆了自己多年来的安居梦。
从“蜗居”到“安居”,棚户区改造让越来越多的江城市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按照应保尽保原则,推动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并将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等全部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棚改户纷纷美梦成真,让芜湖更加幸福安居。
“老芜湖”过上新生活
86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两厅,浅色地板搭配着白色墙壁,让家里显得宽敞明亮……在老人阚立的新家里,到处透着舒适与温馨。
“是棚改让我们这些‘老芜湖\’过上了新生活。”阚立回忆道,2014年以前,一家人住在原铁路技校宿舍,条件简陋。一到雨天,那里因为地势低而大面积积水。到了晚上,窗户又总是漏风。棚户区改造启动后,他搬进了位于新都花园的新家,不仅房子比过去更加干净、整洁,而且周边环境也全面“升级”。
阚老的故事像一个模板,在棚户区改造的进程中被不断复制。2013年,全市吹响棚户区大规模改造的号角。根据《芜湖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全市纳入规划的各类棚户区建筑面积约991万平方米。2014年,芜湖市确立了“以棚改征收消化存量、激活增量,以成片改造整合土地资源,以土地出让保障改造资金,以组团开发提升城市形象,实现规划、征收、安置、资金之间良性循环”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行棚户区改造“惠民征收、阳光征收、责任征收、模拟征收”方式,建立和完善房屋征收工作制度。
民意主导化解“搬迁难”
棚改户纷纷搬进新家的同时,如何让他们真正满意,体现阳光、公平?
芜湖市用“模拟征收”的做法,回答了这一问题。以园林工具厂地块为例,在征收工作正式启动前,天门山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对该地块进行入户调查,并在规定期限内与居民协商并签订预征收协议。签约率如达到95%及以上,再正式发布征收公告,相关协议自动生效,正式进入搬迁期。否则将暂缓征收,待条件成熟后再予实施。
让民意主导城市房屋征收搬迁,为棚户区改造拆迁难找到新路径。2013年以来,芜湖市实行以民意为主导的“模拟征收”模式,让被征收人处于“主动”地位,把征收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被征收人,由被征收人选择“征与不征”。同时,征迁政策、补偿标准、每户基本情况等内容均公开上墙,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征收补偿情况进行全过程公开,做到全程阳光、透明。“只有充分倾听和尊重居民意见,不断提高征收补偿工作的透明度与效率,才能让棚改成为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市征收办相关负责人说。
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在房产超市,一手房销售展台、公租房与二手房租赁交易展台、政府综合服务窗口等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市民面前。在这里,棚改居民可以实现咨询、选购签约、房产登记、贷款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以往,政府统一建安置房,可供棚改居民选择的余地不多。”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搭建了选房平台后,房企在平台上展示其房源,有条件、有意愿的棚改户在平台上自主挑选商品房。这样一来,既缩短了棚改户在外“过渡”的时间,又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五年来,芜湖市积极调整完善征收补偿政策,不断提高补助和奖励,将原来产权调换为主的安置方式,变为货币补偿为主的安置方式。一方面,严格控制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安置房,并积极推行货币化、市场化安置方式。另一方面,为棚户区改造中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在签订协议后6个月以内(含6个月)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给予其应缴契税100%补助等。
多元化的安置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忧居”人实现了“安居”梦。去年,芜湖市实施棚改项目114个,涉及26943户,其中货币安置26879套,货币化安置比例为98.81%。“棚改绝不是简单的盖房子,还寄托着无数棚户区居民的梦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芜湖市将在满足棚改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让百姓“安居”更“乐居”。
新闻推荐
近日,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率先提出“四创一整治”挂图作战好点子。对镜湖区文明办和整治办下发的环境卫生督办单以及中心自查的问题,通过“四创一整治”挂图作战宣传栏就可以明确知道问题的具体情况...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