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归“田园” 乐当“老农”

金周刊 2014-07-04 23:08 大字

“跳出农门”又回乡种地

“走上这条路(农民)我也是被‘迫\’的。”在格林美繁昌县繁阳镇范马村提子观光采摘园里任芳笑着告诉记者,从农村长大的她一心想“跳出”农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上农校是父母帮我报的,说心里话我当初心里非常抵触,都从农村出来了还要回农村?”

不过,在农校三年的学习,却让任芳喜欢上了农业。2002年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进入了厦门格林美公司在村里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一个“现代农民”。“我回来的时候,很多乡亲非常不解,你个年轻人读了这么多书,干嘛要回来种田。”

其实,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当时,联群村农民的收入很低,他们靠种植棉花、蔬菜、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不到2000元。此时,正好格林美在芜湖推广无籽西瓜,任芳觉得村里有培育无籽西瓜的潜力。

可种植无籽西瓜在芜湖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很多农民对此将信将疑,不敢大规模种植。当时,为了让村民相信,任芳起早贪黑,走村串户细心地向村民介绍无籽西瓜的生产技术,并承诺一亩可获得三千元的收益。为了让村民掌握种植技术,任芳经常大热天里蹲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

当年,种植200亩的无籽西瓜每亩收入就达到四五千元。如此高的收入让村民们“惊呆了”。尝到甜头的村民,对任芳建立起了信任,纷纷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种起了无籽西瓜。小试牛刀之后,任芳又和技术人员一道,将无籽西瓜技术开发出“两种三收”,使得每亩田的产量提高了将近一倍。如今,全村已有400余户从事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每户年净增收入上万元,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美国提子“芜湖造”

做好无籽西瓜的文章后,任芳和她的伙伴又开始打起了美国提子的主意。   提子好吃,树难栽。为了能将美国的提子移植到芜湖,任芳和她同事花了3年时间反复试验。任芳告诉记者,作为葡萄产地之一,芜湖农民也曾尝试种植美国提子。但因湿度过大美国提子不挂果而失败。“3年时间,公司投入的300多万血本无归,让她很是内疚和难安。”其间,为了掌握提子种植技术,任芳和同事们跑到外地虚心向专家请教,不仅如此,她还买来了大量的书籍钻研,亲自给提子修枝、抹芽、嫁接、定梢、摘心、套袋,不漏过提子生长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提子园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重来,2010年7月,正宗的美国提子终于在芜湖试验成功。联栋钢架大棚,蓝色的灭虫灯和驱鸟器,高度超过2米的葡萄搭架……葡萄园的每个细节似乎都与传统葡萄园有着天壤之别。

7月1日,记者走进范马村提子观光采摘园,那里的首批提子已经成熟。在大棚,记者头一抬就看见了大大小小的提子挂在藤蔓上,放眼望去,青的“香妃”,紫的“玫瑰香”,黑的“黑珍珠”,串串惹人爱。

“我们家的提子是不打农药的绿色水果。”任芳说,他们在提子藤下,养殖一些鸡鸭,让它们帮除草、吃虫子,然后鸡鸭粪又是肥料,形成立体生态循环。她提醒记者,提子表皮上都有一层白白的像霜一样的东西称为果粉,它在保护提子不受害虫的入侵。“在格林美吃的不是提子是安全。”

将“现代农民”进行到底

如今,任芳在村民的眼里不再是小丫头,他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农”。她种瓜果,既经验丰富,又勤奋好学。芜湖格林美雇用的工人不少是种了一辈子菜的资深种田人,一开始,他们很是怀疑这个小丫头懂啥,凭啥指手画脚指导自己?渐渐地,这种怀疑变成心悦诚服,小丫头种出来的西瓜又好又大,提子又香又甜,产量高且供不应求。

如今,在任芳的打理下,格林美的品牌在芜湖是越来越响,春天有桑葚采摘、春夏季有无籽西瓜和美国提子。今年,600亩的繁昌县繁阳镇范马村提子观光采摘园已经开园营业,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吃到本地产的美国提子,还可以驾车到果园来亲自采摘,享受观光、住宿、美食等一整套的休闲娱乐。

看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黝黑的皮肤,任芳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经常满怀愧疚地告诉任芳:“姑娘,都怪我们当初让你报农校!”

任芳却没有抱怨,反而对父母当初的决定心存感激,“这几年确实没白忙活。”“我们村(联群村)四五十岁左右的人,基本上不去外地打工。”看着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楼房、买上汽车,让她很有成就感。而挂在枝头的那一串串晶莹的提子,犹如玛瑙,将任芳的人生之路装点得多姿多彩。

□ 本刊记者  汪观林 / 文

郑远 / 摄 

新闻推荐

甘为人梯育芳华

他从第一天站上这三尺讲台时,就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讲台下,他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用爱来倾注浩瀚的海洋,用爱来浇灌有着无数花蕾的花...

繁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繁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