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新春天 发力供给侧

潍坊日报 2017-04-14 10:08 大字

编者按本届中国画节和文展会,是在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一三四七”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加快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本届文展会和中国画节主题鲜明突出,秉承弘扬先进文化、展示特色文化、提升市民素质、推动文化发展的办会理念,着力构建一个影响广泛、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全力打造“中国画都”城市品牌,推动“文化名市”建设。

□本报记者尹莉莉

这是产业强市的文化新篇。

这是文化名市的实至名归。

这是活力城市的创新品牌。

这是品质城市的生动展示。

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潍坊再出发,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注入文化发展的新内容,着眼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把“文化名市”放在全国坐标系中来谋划和推进,必将让文化软实力焕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增添潍坊发展新优势。

今年的中国画节、文展会,走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潍坊市提出“文化名市”战略后,首次展示文化发展成果的一次盛会。

高擎打造“文化名市”猎猎大旗的潍坊,用“文化+”的创新模式,通过两大节会品牌,不仅将一个用书画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梦”的重大机遇变成了现实,而且从供给侧发力,以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释放市场活力,给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典范。

践行新发展理念,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强市的文化新篇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靓丽名片、金字招牌,代表一个地区和城市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一个节会带动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一座城市的实力提升。十年磨一剑。创办于2008年的文展会,伴随着潍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脚步,今年走进了第10个年头。十年文展会,见证了潍坊文化产业从起步、培育到快速发展,向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探索的历程,见证了潍坊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跨界融合、转型升级的历程,也见证了潍坊文化走出去的历程。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成为阶段性新特征。社会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单一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文化需求、生态需求等多方面转变。为此,潍坊市以创新为动力,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新引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创意服务功能、实施“互联网+”文化产业……一项项举措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潍坊市全面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持续实施重点文化企业、项目、园区带动战略,骨干文化集团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三。2016年,全市预计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5%,文化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与各业态融合发展,园区带动、集群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通过实施基地园区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各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创建力度,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6家、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19家,初步形成了广告传媒、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动漫、雕塑、数字出版、书画等七大龙头产业,涌现出金宝集团、华艺雕塑、杨家埠艺术有限公司、歌尔声学等50余家重点文化企业,集聚形成了书画、蓝宝石、黄金首饰、临朐奇石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打造文化交流展示交易平台,中国画节·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节会品牌。成功举办六届中国画节、九届文展会,被授予“中国画都”称号,2016年展会共吸引观众48万人次,交易总额达6.7亿元。

经过中国画节和文展会历练,潍坊书画产业形成了显著特征,集聚发展了多个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书画市场,形成集展览展示、评估鉴定、质押融资、典当拍卖、上市交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书画市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一级市场,经营机构近2000家,年交易额近200亿元。

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全国文化金融合作发展实验区,打造潍坊文化金融新模式。广泛开展文化招商,吸引外来资本和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潍坊。2016年,潍坊市完成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418.8亿元,其中核心层投入167.1亿元。

拉动繁荣文化市场的新引擎,加速提升潍坊文化影响力、知名度——

“文化名市”的实至名归

潍坊文化产业发展,既有资源禀赋的先天优势,又有勇于创新的后发优势,两者相得益彰,共生共赢。文展会和中国画节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潍坊文化血脉的延续,展示着潍坊城市文化的内涵,是潍坊这个城市无形的财富。

从2008年的那个春天开始,潍坊市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画节、九届文展会,节会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每届都有新突破,每年都有新亮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名”,中国画节和文展会助力潍坊市文化产业正逐渐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为实现高效、高质的文化供给不断提供全新的需求,也为全力打造“文化名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得益于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的成功举办,潍坊赢得了“中国画都”的殊荣,这一殊荣同潍坊风筝一样,成为潍坊的又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的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潍坊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还直接推动了潍坊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截至目前,潍坊市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9家,省级重点文化企业8家。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规模以上传统文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近140亿元。潍坊的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今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潍坊市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突出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四个城市”这一战略重点。打造文化名市的发展目标,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实施文明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五大工程,也给画节和文展会的举办带来了新的机遇。

文展会和画节参展客商多,签约项目多,现场交易活跃,签约额、交易额一届比一届有提高、质量也有大的提升。其市场功能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参加文展会和画节越来越成为广大客商的重要选择。同时也进一步激活了文化发展活力,有力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不论是往届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面貌,还是注重整齐大方、庄重取胜的强化学术之风,中国画节一直致力于深耕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名家、名作加入到这场艺术盛宴,画节品质也逐年提升,影响力逐年提高。

潍坊作为齐鲁大地上的一座文化名城,北海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源远流长,风筝文化名扬四海。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和人文历史滋养了当代潍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家,自古名家辈出,文化传承有序,中国画节以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术氛围愈发浓厚,为潍坊赢得“中国画都”这一荣誉作出了贡献。

今年中国画节的策划主线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名市”,在这一理念下,全国各地的名家带着自己的名作,来为潍坊文化名市建设助阵。文展会为突出“文化怀源,生活再造”年度主题,秉承弘扬先进文化,展示特色文化,提升市民素质,推动文化发展的办会理念,设重点文化企业、特色文化小镇展板块,将集中展示潍坊市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文化传媒、民俗旅游等领域的重点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小镇,展示特色文化经济,助力塑造“文化名市”品牌。

我们相信,通过中国画节和文展会这个平台,不仅促进信息交流和交易合作,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和优秀人才、优质资源进入潍坊,为潍坊的文化产业注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而且从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作出全新的阐释,进一步开辟了潍坊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广阔空间。

新闻推荐

山乡涌动致富春潮

□本报记者贺德良通讯员王建初春时节,万物萌发,一股脱贫致富的春潮正在临朐激情涌动。环顾四乡:从穷山沟的土屋搬进了崭新楼房;加入了农产品合作社,收入可保底;家门口前可打工...

临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