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舒城小镇上办了个婚介所开张月余登记20多人,为当地年轻人牵“红线”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4-26 08:48 大字

[摘要]开张月余登记20多人,为当地年轻人牵“红线”

■ 本报记者许梦源

通讯员华兴福

舒城县高峰乡的五桥街道,近来出了件新鲜事儿——许万通的“佳梦缘”婚介所开张了(本报4月15日10版报道)。别看门面不大,生意可红火得很,开张刚过一个月,已有20多人报了名。这个小小的婚介所为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日前,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年轻时“爱管闲事”

“我其实就是个 ‘爱管闲事\’的人,年轻时就爱帮人介绍对象。因为朋友多关系广,总想帮身边的人凑个姻缘。 ”53岁的许万通提起多年的“月老经历”,脸上满是自豪:“开婚介所之前,我已经介绍成功十对,其中九对已经结婚生子,乡亲们都知道我介绍对象靠谱! ”

今年春节,许万通萌发了开办婚介所的念头:“大家想找我帮着说对象,总要给我拿点东西,不收他们以为我不愿尽心。我寻思着,干脆办个正规的婚介所,让他们放心! ”说干就干,他选了农历二月初二的好日子,“佳梦缘婚介中心”正式开业。

记者采访前夕,许万通去了一趟浙江杭州,为在当地打工的一个舒城小伙进行登记。 “其实登记一个人我只收98块钱,连来回路费都不够,但是既然要帮人介绍对象,我一定得看到本人长啥模样、性格品质怎么样,总不能人都不见就瞎介绍! ”说着,他拿出登记表给记者看:“关系别人的终身大事,得负责才行,表上这些身高、性格、要求之类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

知根知底牵“红线”

许万通告诉记者,他长在农村,又有多年打工经历,所以非常了解现在农村年轻人对婚恋问题的想法。

“现在年轻人找对象难比较普遍。以我看来,孩子和父母都有问题。 ”许万通说,目前他登记的20个人里有15个都是小伙,可见农村小伙找对象遇到了麻烦。年轻人出去打工见了世面,追求自由恋爱,心气儿也高,可在家的父母还是老观念,想找朴实能干不张扬的传统媳妇,家里人都谈不拢,想找个合适的人就更难。

“如果两个人合适,我还得上门去跟双方的父母谈一谈,在中间帮着协调双方家庭,这一项目前是最吃力的一块。除此之外,年轻人打工没空闲、地点不一致等等,也是难题,因此要介绍成功一对可不容易。 ”许万通认为,他的婚介所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对介绍双方的知根知底,“城里那些婚介所,你去登记,填张表就走了。人家按照你的要求配对,可我不一样,我常常还得帮着调解家里的矛盾,把大家的想法统一了,好事才能办得成。 ”

今后计划办婚庆公司

“当初给我介绍对象时,许大哥真是事无巨细。 ”在许万通帮助下喜结良缘的陆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没谈过恋爱,许万通让他不要太着急,循序渐进,最后才顺利地恋爱、结婚,现在夫妻俩都非常感激。

许万通说,曾经在外打工时带队40多名女工的经历,让他对她们的心思比较了解。介绍对象时,他常会给小伙提一些建议:“有些姑娘喜欢你主动些,有些又不太喜欢主动,还得给他们一些指导,有时候处成对象,一些小细节的事非常关键。 ”

许万通计划在今年促成四对以上的情侣,并打算今后办个婚庆公司,帮促成的新人举办婚礼。 “介绍成功的人结婚时都会请我去坐上席,看到我牵线的两个人有了结果,那是我最高兴、最自豪的时候! ”

新闻推荐

舒城筑牢“度汛防线”

进入5月份,雨天多,雨量大,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巩固和提升防汛能力,连日来舒城县供电公司全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防汛自查。该公司加大对山区水库、水电站、城区低洼地段等危险区域的防汛隐患排查,加...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