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渔村”梅缤纷

黄山日报 2019-03-15 04:54 大字

□屯溪一中高二(1)班程乐

春天到了。站在歙县洪岭上,眺望远处,漫山遍野尽是梅花,一团团、一簇簇,五彩缤纷,掩映着一座黑白相间的村落,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

这个藏匿于深山花海中的小村庄,本名洪岭村,因村布局成“鱼”形、村民世代种植盆景闻名,如今大家都叫它卖花渔村。说起卖花渔村种植梅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记载,洪氏先祖四世孙洪必信在门前种植了些梅花,本是自得其乐,不经意间却开启了洪岭村长达千年的梅花之旅。

古代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梅花的记载。唐宋时期,徽州地区流行以梅为主景装饰园林的风格,逐渐形成种梅、探梅、赏梅、吟梅、书梅的风尚,大大促进了盆景业的发展。卖花渔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代代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梅花资源,开始将梅作为重要的作物来经营,成为徽派盆景的发源地。

走进卖花渔村,梅花如烟,各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梅花形态,最具观赏性。比如游龙状的梅花,自幼被扭旋梅桩做型,长大后主干呈螺旋状或“S”形弯曲,整体造型如蛟龙腾云,冉冉而上。其次便是梅花品种繁多,以徽州骨红著称,盛开时后翻,花态碟型,艳丽而甜香,为徽梅中的传统名品。梅开山村,清香充盈。往来的游人,或驻足欣赏,或合照留影,或俯首嗅香,欢声笑语,为古朴的小村落增添无尽生机。

梅,早已烙在村民的生活中,化作卖花渔村的风景,村民的收入来源也从徽派盆景经营扩展到乡村旅游发展,腰包越来越厚实。人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卖花渔村一代又一代人,在传承和发展中耕耘梅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坚守。也正因为此,才有一座又一座像卖花渔村这样的村落,在深山中赓续生长,为我们留下关于古徽州丰富绚烂的文化图景。

新闻推荐

歙县民国神童吴八骏

□绍墨古往今来,神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天资颖慧,才智过人,能诗善文,为时人所推崇。民国时期歙县旱南白杨村也出了...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