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令法庭”到田头

安徽日报 2016-03-27 14:58 大字

【编者按】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 “政法综治江淮行”集中宣传采访活动。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报道各地在深入推进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中的新举措和成功经验。

■ 本报记者 李晓群

“时令法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而居住于歙县深山、农村的广大群众却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它所提供的便捷司法服务。

近年来,歙县农村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徽州贡菊、三潭枇杷、歙县名茶、野生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给当地群众带来可观收入,但诸多矛盾纠纷相伴而生。 “群众在农忙时节到法院打官司,耽误一天时间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 ”歙县法院副院长丁士兵告诉记者,为不影响农民的农事活动,他们专门设立了“时令法庭”,将开庭地点选择在离农户最近的地方,开庭时间与当事人事先约定。从去年4月开始,每逢农忙时令,“时令法庭”的法槌声便时常在田间地头响起。据了解,近一年来,歙县法院利用“时令法庭”新机制共办理案件262件。

去年4月14日上午,在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白石源村的一块场地上,歙县法院的法官们摆开几张木桌,现场审理一起纠纷案件。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当事双方的矛盾纠纷就在家门口得到了化解。审理结束后,当事人对承办法官连连称赞,“我们到县城去打官司,来回至少要一整天,现在将法庭开到山里来,是真正为我们农民着想。 ”

丁士兵表示,与“巡回法庭”不同的是,“时令法庭”是个虚拟单位,是法院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涵盖立案、送达、调解、开庭、执行、信访、普法的全过程,重在预防和化解矛盾。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把“时令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实现法庭进村、法官入户,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观念。

新闻推荐

搬出灾害点 新村安新家

5月4日拍摄的歙县北岸镇金竹新村。坐落在大深(大阜至深渡)公路边上的金竹新村,枕山环水,粉墙黛瓦,风景如画。作为省级地质灾害点安置小区,目前搬迁工作基本结束,住上新居的村民们正谋划发展乡村旅游,开办...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