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乡村不失古韵更迷人
话题提示:田园风光,诗意山水;古韵盎然,源远流长。乡村,历来是风雅之士心中最具浪漫情怀的诗意居所;乡村,更是承载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基因宝库。但长期贫穷与衰败使乡村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在将乡村推向现代化过程中,该如何保留住历史的印痕?
■ 本报记者 黄晓红
一个古村落的文化样本——
老樟树下演绎的千年传奇
群山环抱,一条清溪如青云出岫,在山间盆地倾泻出一湾多姿的碧波,又隐入另一片幽谷。在枕山面水的这块风水宝地上,一个古村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时值仲秋,记者来到这个有“徽州千年古村落”之称的歙县昌溪村,只见村前的昌源河将山之秀色与村舍美景交融于水面,轻波微荡,幻化出一幅灵动的水墨画。水边有亭翼然,沿着“四世二品”石坊下的卵石村道往里走,两株被称为“龙凤樟”的千年古樟伸展出浓密苍劲的枝冠掩映着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村有千年樟亦千年,古樟是很多徽州村落悠久历史的象征。古樟覆盖下的这个村中水口也昭示着村落人丁之兴——祖先营建的村口园林现已居于村之中央。
昌溪建村于唐朝,历经1300多年的文化积淀,这里文风拂郁,名人辈出,聚族而居的吴、周两大家族和睦为邻,共同创造了一个个称雄天下的徽商传奇,更有历代先贤以忠烈孝义锻造出村落的精神气质,众多学界名宿以治学之精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能承载并印证这些厚重历史的,是留存至今的古祠、古井、古树、古牌坊和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存。据统计,村中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近20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保及县保对象20余处。
承接着先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今天的昌溪人续写着村落新的传奇。这个千户之村稳立于祖先奠定的文化根基上建设美好新农村。围绕传统文化和遗存的保护,昌溪乡做了十余个规划,并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乡村每做一件工作,首先要考虑给古村落保护加分。近年来,对重点古建筑进行修缮,对古村落内非徽派建筑改徽整治,整修古街石板路,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保洁、改水改厕改圈、清洁能源普及等,使村落历史格局和环境风貌延年益寿并焕发生机。该村还着力挖掘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民俗文化节、精品文物展,让“舞草龙”“闹花灯”“红事上堂”等传统文化和礼仪活动在古老背景中传承表演,把厚重的文化演绎出新的精彩。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殊荣。
一个待解的现实命题——
让历史遗存在现代文明中诗意地“活着”
与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是广大农民的权利,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美好乡村建设的一大重任就是改变乡村贫穷落后和脏乱差面貌。但“改变”往往有杀伤力,比如,建新是不是一定意味着拆旧?改变面貌会不会把历史文脉也一刀割断?近些年,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中贪大求洋,很多极具地方个性的文化遗存在大拆大建中消失,出现千城一面现象,乡村建设当以此为戒。
广大乡村为中华民族储存了传统的文化资源,面对乡村正自然或人为地日渐消失,妥善保护好仍存活着的乡村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遗存,成为当下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在“保护”的共识下,如何保护是又一个严峻问题。昌溪所处的黄山市是徽文化核心区域,该市为保护境内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认真贯彻《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同时,不断探索多样化保护方式,一次性出台了7个保护徽州古村落和古民居的文件,并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效遏制了文化遗存的流失和损毁。
但当文化遗存保护置于美好乡村建设命题之下,千万要避免的是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不要在保护上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昌溪村曾经历了几次村落之痛:大跃进中,人们满怀豪情将参天古树砍下投入炼钢炉;文革期间,红卫兵嫉恶如仇般将成堆文物付之一炬;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村民喜气洋洋拆掉百年老屋盖洋楼……这些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出自真诚的破坏给村落留下了难以复合的伤痕,也警醒我们切莫再出败笔!昌溪村干部对此也有所悟:前不久村里为便民建了个停车场,但地砖色彩与古村落风格不协调。于是,原本打算对水口园林“锦上添花”也搁置了。昌溪乡乡长王强表示:没想好我们就不敢轻易去动。这种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或许才更明智。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一个现实困局是资金的短缺。据记者了解,昌溪村来自各种渠道的保护和维修资金也仅能维持对重点文物的初步维护,如修漏、防蚁等,古民居则受保护能力限制在逐年递减。
还有一个两难处境是老建筑供给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老房子受保护不准拆,但其内部构造又难以满足居住者对现代舒适生活的要求。为此,昌溪村另行选址请专家规划设计新村,让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村民在新村遵循徽派风格建新居。可如此一来,老宅人去楼空损毁速度会更快,且少了人类活动的老宅只是尊供人“瞻仰”的古董。要让古村落“活”在当下,“活”出诗意,恐怕最该下功夫之处是聚集人气。
一个城乡共追的田园之梦——
在古韵悠长的阡陌间沐浴今日阳光
回归自然享受“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终极理想。这种诗意是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而乡村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是最具诗性的所在。
昌溪人介绍起村庄的布局,都会对祖先的智慧赞叹不已。从高处望去,依山傍水的村庄轮廓像一只翩然欲飞的彩蝶,两股溪水在村中穿街过巷,汇合后呈“S”形流入昌源河,加之村中众多古井、池塘,形成完整的水系调节村庄的小气候,更有水口园林等景致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态美景。在徽州现存完好的古村落,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都有完美表达。
有专家认为,乡村是最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土壤,但现实情况却是大批农民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昌溪村也有70%青壮劳动力在外务工。空壳村导致很多村落自然消亡,随之失落的是珍贵的文化因子。拯救乡村文明,首先是要留住人,留人先留心,得让人有精神的归宿。昌溪村把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宗祠、社庙,这对传统文化是种活化的保护,更让群众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回了归属感。村民自发成立古村落保护组织,捐资设立以该村文化名人、经学大师吴承仕命名的基金奖掖学子,这样的文化自觉正体现了村民对一直延续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但人最重要的还是生计问题,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享受更好的公共资源,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凝聚力所在。理想的状态是用家门口的资源致富,并且这种资源永不枯竭还能不断升值,最佳选择当属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业能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互惠。乡村生态和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会引来大批外来资本注入,这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需要大量资金保护的文化遗存和生态资源来说无疑是好事。旅游一旦热了,村民发现他们曾忽略的东西越来越值钱,会更珍爱并回归自己的家园,更主动地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和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当他们将家园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变成了风景,也为城里人圆了回归田园之梦,由此而来的旅游消费旺了村庄人气,也鼓了村民腰包。正在创4A级景区的昌溪就在探索这样的发展路子。
不过,发展乡村旅游,最要紧的是对资源可承受的开发限度作好超前评估和设计。对于有独特价值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切忌以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去开发利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批量速成和复制手段只会使资源受伤害而贬值。为了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定要想好了再动手。
悠着点,多留些纯朴的乡野,容我们缓步其间,与天地对话,与历史邂逅,等一等自己的灵魂,不好吗?
▲ 国家级文保单位——周氏宗祠
新闻推荐
经安徽省积极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于近日批复了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新增歙县北站Ⅰ类变更设计,标志着合福铁路增设歙县北站得到正式认可。歙县是黄山市人口最多的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发...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