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人的教学点,37年的守望

安徽日报 2013-09-09 00:17 大字

从1976年开始,潘立华老师一直坚守在皖南大山深处的教学点,燃烧自己,传薪授业,照亮山里娃的人生路。前不久,他入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9月6日下午,从歙县上丰乡政府向北蜿蜒前行30公里,眼前出现一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到了。

两开间的房子,大的一间作教室兼图书室,小的一间是老师宿舍。今年56岁的潘立华是唯一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至今,他蹲在这个“一人一校”的教学点,干了37年。

因为是周五下午,上完两节课,孩子们有的围着小圆桌看课外书,有的在教室外地坪上追逐嬉戏,等着家人接。“现在条件好了,崭新的课桌椅,还有上面捐赠的几百册课外书和玩具。 ”潘立华与记者聊:刚当民办老师时,一间四处透风的小土屋,课桌椅缺胳膊少腿。他从家里拿来木板、钉子,自己修桌椅,自个掏钱买来玻璃和油漆修门窗,带着孩子们找村里要报纸糊泥巴墙。

“现在,从幼儿班到二年级,一共9名学生,来自周边5个自然村,最近的上学也要走四五里地,平时孩子们都自带午饭。”潘立华说,原来给孩子们热午饭,靠的是一个农村冬天烤火的火篮,现在有了一个取暖的电烤箱,这下好了,能给孩子们的饭菜保温了。

教室隔壁的宿舍里,摆放着一桌一床。每到中午,孩子们在木板床上竖排睡一溜儿,潘立华就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坐在课桌边备课改作业。山风呼啸,阴晴变迁,记不清有多少孩子在这里尿过床、流过口水,这些都像是缝进了被子里,暖暖地伴随着他度过黑夜的孤寂。

“除了英语外,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一门不少。 ”潘立华说,同一教室的多年级复式教学很辛苦,但他最担忧的还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里老百姓日子过得艰苦,许多外地媳妇受不了离开了,9个学生中,5人是单亲家庭,其他的父母也都在外打工,平时全靠爷爷奶奶照顾,孩子都有些胆小孤僻。 “我做了一些木偶玩具,孩子们想父母亲的时候,我与孩子们进行情景模拟对话,效果挺不错。 ”

教室的墙壁上,有“学习园地”、“幼儿园地”,用图钉钉着孩子们的工工整整的作业和五颜六色的图画。 “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定期更换,对孩子多鼓励、多交流,孩子们的性格才能慢慢变得开朗乐观。 ”教室外的走廊上,摆放着三块小黑板。潘立华结合农村实际和季节特点,每周出一次带着注音和图案的“温馨提示”,提醒孩子们:要注意添衣服、要注意防火、不要采集野蘑菇……

将近下午5点钟,家长陆续来接孩子。走了7里路接孙女的59岁村民许淦成一说起潘老师,直竖大姆指:我家子孙两代4个人都是潘老师教出来的。潘老师是个好老师,雨雪天或茶季农忙季节,家长走不开,潘老师一个个地把孩子送回家。

上丰乡中心学校校长洪道雄告诉记者,潘老师前后教过700多名学生,20多人考上大学,潘老师曾多次荣获市、县优秀老师并被县政府记功,早些年有好几次机会改行或调到校本部,但他就是不走。 “他是真喜欢这些山里孩子,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 ”

一个小孩子背着书包的造型,头昂着,风吹起了胸前的红领巾。记者端详着眼前这座铜质“最美乡村教师”奖杯,这个光灿灿的铜杯,照出了一个普通教师为了山里娃默默燃烧自己的幸福追求。

新闻推荐

练江清淤疏河道

清晨6点钟,太阳的柔光洒在歙县练江上。此时,江面的挖掘机轰隆隆地开始工作了,这是一支26人、平均年龄快50岁的河道清淤队。今年6月30日,歙县遭遇涝灾,7月8月又遭遇旱灾,使得新安江上游的练江河道淤积了...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