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江海山连着山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记者从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山连着山,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
9月11日,记者从歙县县城驱车一路北行,一个小时后来到大山深处的上丰乡岩源村。岩源位于歙县、绩溪、旌德、黄山区、徽州区等地交界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在这片红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潘立华,前不久成为中东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他扎根老区37年,“一人一校”,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让几代山里娃满怀憧憬走出了大山。
围着大山转:一人一校,自创“激情工作法”
“老师好!”一声暖暖的问候、一个紧紧的拥抱,让潘立华分外激动。 8月29日,“最美乡村教师”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潘立华没有料到的是,活动主办方特地请来他20多年前的学生、北京新华电脑学校校长许建炜为他颁奖。
潘立华惊喜之余,眼前浮现出那年、那人、那大山里的一幕幕……
1976年,家住岩源公社上进坑自然村的潘立华从上丰中学毕业,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经过村民推荐、教育部门审核,年仅18岁的潘立华成了一位民办教师。
岩源一带高山围绕,平均海拔达800多米,村民们都分散居住在各个山头上。老屋基自然村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当潘立华来到这个最高最偏僻的教学点时,眼前的教室是一座墙壁残缺的土坯房,连课桌椅也缺胳膊少腿。潘立华搬来村民的柴火围住残缺的墙壁,自己动手找来木板、钉子维修桌椅,开始了长达37年的教学生涯。
不通车、不通电,每周回家一趟要走2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无边的孤寂淹没了他,几天下来,第一次离开家人独立生活的他开始彷徨:父母多病、弟妹读书,每月工资18元,还不如回家帮助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
然而,望着孩子们那20多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潘立华想放弃教书的念头有些动摇:自己走了,还会有人愿来吗?潘立华最终选择了留下,在这里一待就是4年半。
“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待在一起,与淳朴厚道的乡亲们朝夕相处,觉得越来越安心,越干越有劲。 ”从那时起,潘立华自创了一套自我调整、自我挑战的“激情工作法”:把经历当砥砺,把学生当子女,明确教学目标,树立理想追求,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和谐关系。白天,全身心投入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晚上,除备课、改作业、自学外,定期家访,与乡亲们交心交友。
“上初二时,我花七分钱买了一只笛子,这笛子我一直带在身边,上音乐课、与孩子们一起升国旗时用来伴奏,有时夜深人静感到孤独时,就吹笛子解苦闷。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潘立华说,山里乡亲特别尊师重教,家里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吃派饭时,许多家长拿出过节才舍得吃的腌肉,悄悄埋在他的碗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潘立华不仅适应了“一人一校”的教学要求和工作环境,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孩子们,还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1980年,潘立华考上了县里的师范班,两年后毕业时,在外地工作的亲戚主动提出帮他改行,但他毅然回到了原来的山旮旯。
37年来,潘立华先后待过5个“一人一校”教学点,都在岩源老区的大山里。2001年,当地5个教学点撤并到吴家坦教学点时,其他老师都调到了山外的学校,只有潘立华选择留了下来。曾担任过上丰乡教委主任和中心学校校长的鲍宜滨告诉记者,在他任职的13年里,潘立华从未请过一次病事假,也未提过一次调动要求。有几次机会他原本能调到中心学校本部工作,但他都主动放弃了。
围着孩子转:亦师亦友,探索“快乐学习法”
在岩源一带,当地群众主要靠单一的茶叶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不太宽裕。近年来,大量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许多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
“这学期教学点从幼儿班到二年级,只有9个学生,全部都是留守儿童,其中有5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吴家坦是岩源村目前唯一的一个教学点,潘立华作为教学点上唯一的老师,既当老师又当爹妈,在这里整整坚守了12年。
记者来到吴家坦教学点时,潘立华正给孩子们上语文课,黑板上工整地写着生词和拼音,在几遍示范朗读后,一、二年级的学生轮流登上讲台,当起“小老师”。每位“小老师”领读后,潘立华都带着学生鼓掌,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一脸灿烂。
在教室墙上“学习园地”里,用图钉钉着孩子们的作业和图画。“墙报内容定期更换,每位学生都有作品展出,大大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自信。 ”潘立华说,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探索出了做游戏、讲故事、看物识字、当“小老师”等“快乐学习法”,寓教于乐,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潘立华把学校当作孩子们的家,精心料理孩子们的吃喝拉撒,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交朋友,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浓浓的亲情中开开心心地度过。
每年新生入学,潘立华总要细心地记下家长的电话号码,每当孩子想念父母时,他便用自己的手机帮孩子们与父母通话。潘立华还自己动手用竹子制作了一些木偶头像,每当有孩子想念父母时,便将木偶头像套在大拇指上,模拟父母与孩子进行情景对话,不一会就能让孩子们破涕为笑。
吴家坦教学点坐落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小路,路外就是溪流,孩子们上学和放学途中的安全让潘立华牵挂。有时孩子家长临时有事无法接送,或者农忙季节来不及按时接送,潘立华总是主动将孩子护送回家。前年茶季,潘立华了解到有位一年级学生的奶奶忙于采茶来不及接送孩子,便主动承担起接送任务,每天往返7公里,连续接送了23天,蜿蜒的山道上,留下了浓浓的师生情。此后,这位性格孤僻的学生逐渐变得开朗大方,也格外爱学习,先后被评为省优秀留守儿童和中心学校“三好学生”。
凡是潘立华教过的学生,总爱说着一句相同的话:“潘老师,我永远爱你! ”在上丰中心学校读9年级的双胞胎姐妹潘梦真、潘梦奇告诉记者,潘老师既是老师,也是亲人,更是最好的“大朋友”。
围着生活转:行知合一,巧用情景教学法
“旗杆(qígān)”“大门(dàmén)”……在吴家坦教学点,随处都贴着这样一笔一画工整书写的纸条。
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有三块根据农村实际和时令特点定期出的小黑板报,记者看到上面分别写着 “孩子们,火多危险啊,要记住千万别玩火呀”“秋天来了,早晚气温低,孩子们一定要穿秋衣”“秋天来了,森林中的野蘑菇千万别采来吃”,并配有图案和拼音。走廊外的花坛里,潘立华当年种下的夜来香、青竹叶、芙蓉花等开得正艳,上面同样挂着植物名称的牌子。
“这些都是我给孩子们准备的情景教学教具,通过纸条上的字和拼音对学生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帮助他们在课外活动时识物认字。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潘立华独创了符合农村特点、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情景教学法”,厨房里、游戏中、小河边,到处是课堂,随时能学习。
课堂上,潘立华在学生眼中是一个“神奇”的老师:一个自制的拉线风车,让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目不转睛,很快掌握了“旋转”和“平移”的概念;信手摘来几片竹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竹”字的结构。课堂外,潘立华带着孩子们捡树叶拼图、捡石子拼字,并且常常在与学生们聊天、讲故事的不经意间,传授着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潘立华执教37年来,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早些年山里不通公路时,为了省点挑工费,每学期开学他都是自己拿着扁担跑一天的山路,为孩子们挑来新书和作业本。有个暑假,为了买粉笔,他花了两天时间,翻山越岭跑遍绩溪、旌德、黄山区等地新华书店。
道溪村民组村民许淦成的子孙两代都是潘立华的学生,两人交往多年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潘老师真正是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啊! ”许淦成告诉记者,早些年,潘立华的父亲病重,家里托人捎来口信让他回家一趟,但他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直到父亲去世才匆匆赶回家。还有一次潘立华的妻子在上山砍柴时左眼不慎被树枝戳伤,潘立华周末回家时本想带妻子到县城看病,可考虑到来回几天需要请假,只好让村里的赤脚医生帮忙治疗,没料到妻子从此落下了眼疾。
37载暑去寒来,潘立华待过的教学点每年教学成绩评估都名列前茅。他以爱心和责任,为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了一片智慧的天空。
新闻推荐
■ 陈琪我不习书法篆刻,看了鲍复兴的《紫玉锦言紫砂陶印》展,却能够体味篆刻的意境。鲍复兴与徽州、与博物馆还是有渊源的,一是他祖籍徽州,清康熙年间从歙县迁到浙江海宁。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