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发展的“黄山实践” ——黄山市全面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黄山日报 2017-07-14 14:18 大字

初夏的新安江,清风徐徐,流水潺潺,舟行其中,扑面而来的丝丝清凉无不令人神清气爽。“真干净,真美!”北京游客陆女士不禁啧啧称赞。

“保护好一江清水,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黄山人民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市新保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

生态优势就是竞争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黄山进程中,黄山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全面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让黄山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黄山人民始终过着幸福的绿色生活:喝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享受优质的环境。

今年,在新安江源头——休宁县,一个个乡村“垃圾兑换超市”,掀起了一场农村垃圾专项整治的“大革命”。10个矿泉水瓶兑换1支牙刷,5节旧电池兑换一包盐……垃圾兑换超市不仅引起了村民的兴趣,也让“放错位置的资源”重新分类归位。不仅如此,从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至今,黄山市在该流域68个乡镇建立了“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配备2791名农村保洁员、16支江面垃圾打捞队伍,实现了新安江全流域河面无漂浮物、岸堤无悬挂物和垃圾堆积物。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一幅一江碧水东流、两岸秀色葱茏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把环保做好了,不仅整个生产成本下降了,还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提及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徽州区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柯伯留深切感受到“变废为宝”的好处。

位于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内的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化学原料偏苯三酸酐,生产工序中会产生精馏残渣。过去,精馏残渣作为废弃的工业垃圾被集中处理,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如今,精馏残渣通过高温焚烧后产生的粗钴料可加工成催化剂对外销售,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柯伯留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一年可产生50多吨粗钴料,一吨粗钴料的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一年仅工业固废多增加近300万元经济效益。

近年来,黄山市工业企业积极挖掘工业固废价值,探索利用路径,将废弃的工业垃圾变废成金,回收利用的路子也越走越宽。2016年,黄山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约17.9万吨,综合利用量约14.7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100%,综合利用率82%。同时,黄山市大力推进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全市暂未发现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行为,也未发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现象。

“走在黄山市的街巷中,有种在景区漫步的感觉。一路上看不到垃圾,我们对黄山旅游城市的印象特别好。”到黄山的游客,无不为这里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点赞。

为创建宜居城市环境,黄山市不断细化环卫作业标准,实行全天候保洁,全市5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平均日处理垃圾1022吨,真正做到日产日清。今年,黄山市又投资约4亿元积极打造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的固废处置静脉产业园,谋划垃圾循环再利用和工业固废、危废集中收集处置。未来,黄山市原有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由卫生填埋向垃圾焚烧处置变化,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和循环利用。

“随着《固废法》的全面贯彻落实,黄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中有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得到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促进了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市人大常委会城建旅游环资工委负责人说。

·袁玉灵·

新闻推荐

杨志军:东北来的爱心哥

□记者樊成柱杨志军,一个出生于辽宁营口的东北汉子扎根黄山,从一所琴行开始,再到创办艺术学校,再到与人合办规模空前的黄山云升教育机构,教育培训事业越做越好。在经营琴行中,杨志军想着自己应为山区那...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