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塘村的传说
□ 韩文杰 盛红兵 文/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夫子的《观书有感》寓理于景,意境开阔,让人读来遐思无限,浮想联翩。在美丽的新安源头休宁县鹤城乡,还真有这么一口“方塘”,村名渔塘即源于此。
相传河南郡方公由十个杂姓仆役抬来离此不远的后源落户,继而迁址大坑,为此地方姓始祖。方公诞育三子:老大梅三公迁渔塘、老二桂三公迁小坑、老三菊三公迁牌楼下。因老二桂三公为人粗横,蛮不讲理、仗势欺人,建水牢、天牢动辄让远村近邻有进无出,被梅三公、菊三公合力讨伐,驱赶到祁门木山。梅三公长子德厚仍居渔塘,次子德茂迁鹤田繁衍生息。自此,渔塘、鹤田、牌楼下为方氏族人聚居地,当地人俗称“三门”。
渔塘宗祠名瑞玉堂(原名德厚堂)近正方形,占地1亩有余,有8口天井(前、后厅各1口,两侧各3口)呈八卦形,拥有102根立柱,4扇后门,柱子之多令人咋舌。前厅正梁为一人无法跨过的红豆杉料,上悬一湛蓝底色的巨匾,雕着三个八仙桌大小的鎏金大字:瑞玉堂;匾后贴有张天师的画符,佑护全村的猪、鸡不发瘟病。边侧还挂有多块匾额,其中一块“节苦风清”贞节匾谨表村民方梦兰的太奶奶丈夫早逝,含辛茹苦抚养三位养女成人劳苦功高。据说当年县里差人来挂匾时,左摇右摆就是挂不上去,围观的村邻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老人哭诉守寡的艰苦时偶尔提及曾瞟过公鸡、母鸡交配一眼,一语道破天机,上天认为老人坦诚,贞节匾立马挂上去了,族人设酒宴庆贺三天。厅前柱子基础石有麻石、青石、汉白玉石三种。村里人过去在杭州、宜兴经营茶叶、林木生意者众多,出门客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撩起长褂把汉白玉础石擦拭一遍,以乞佑生意顺遂红火。
渔塘果然是块风水宝地,短短数百年,瑞玉堂一脉就繁衍出前房、后房、上房、下房、大房、二房、三房,共七个房头泱泱数百人,宗祠内一块块高1.5米,宽0.4米的牌位都摆不下了,只好择址另存。二世祖德厚公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脍炙人口,七里八村家喻户晓:德厚公身高体胖,年轻时到江西省浮梁县绕南“做女婿”,折返时途经高坑桥,见20多个壮小伙在齐心协力安置一块高大的石碑,哈哈大笑:“一块石碑也用得着这么多人。”不由分说,迈步上前,甩开膀子,一人就把石碑抱到预定位置,惊得众人大眼瞪小眼,瞠目结舌。当然,20多人挂在树上的午餐也被德厚公一口气“笑纳”了。德厚公力大无穷,宗祠内4个直径60多厘米,两个大力士才抬得动的汉白玉础石,也是他一头一个从绕南挑来的。德厚公放木排也有一手,别人要把竹缆绕树桩上“打拧”刹车停排,他随手把竹缆往身上一缠就可搞定;别人战战兢兢、缩头缩脑用木撑篙,他大大咧咧、泰然自若使铁撑篙。有次放木排恰遇朱元璋被追撵,他挥舞着铁撑篙把追者打得落花流水。大明建国后论功行赏,朱元璋感念当年那个身披旧蓑衣的放排佬,特封他为“夹毛将军”。德厚公功成名就,打张千斤松木凳卧门口歇息,不想肚皮拖到地上,被天狗狠咬了一口,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幸有高人指点,让他盖座三层楼,一年住一层,始得善终。
瑞玉堂门口坦、鱼塘各占地0.5亩。鱼塘呈规整的正方形,全部用青石砌就,其东南角一股清泉汩汩涌出。因是地下水,出水口处的水冬暖夏凉,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最喜欢聚在这里洗汰。泉水在塘中鲜见地由东向西悠悠回旋,被村民认为是聚财的吉兆。过去每逢大旱,村民还把茶园边一块朱砂红色、猪食槽般大的“佛老爷”石头抬来洗澡,喜言“佛洗澡”。“佛老爷”洗过澡,用新毛巾擦拭干净,放晒台上晒至“出汗”,就会隐隐传来雷声,天降甘霖了。村民方小妹记忆犹新,她的兰花婆死后葬在“佛老爷”旁边,冲撞了他,四个月间家里“走(死)”了7个人,不得不择址重葬。此塘南、北向内侧还砌有与水面平齐的1米多宽的夹塝,如此一来,即便有谁家孩子不小心掉进塘,也只是摔在夹塝上,受点皮外伤,人情味十足。渔塘村共有鱼塘18口,其中1口圆塘与宗祠前的方塘相辉互应,渔塘为方氏族人聚居地,全部砌方塘本无可厚非,但村人长年累月出门在外做生意,“在家千般好,出门处处难”,凡事方方正正、有板有眼怎么行得通?还不就得圆融、圆润、圆滑些,圆塘应运而生。
站在宗祠门口北望,远处层层叠叠4层远山逶迤,烟霭缥缈,如梦似幻;鱼塘西北角的大桂花树枝繁叶茂,鸟雀啁啾。此情此景,不就是宗祠大门边那副楹联“祠外青山古画图,门前鱼鸟真诗趣”的真实写照么。
商场上驰骋纵横、如鱼在水的渔塘人“富不丢书”,重视教育,村风淳朴,村民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文革前曾被评为流口山区唯一一个“一级文明村”。现年72岁的方小妹老人1960年毕业于茗洲初中,有幸成为当时流口区第一届女初中生,谈及此事,眉飞色舞:“别村人女孩子读书凤毛麟角,我们村女孩个个有书读;读到初中,班上女生大多是我们村的。”
鹤田宗祠名德茂堂,为流口区规模最大。祠堂右侧还有个举人厅,单从精雕细镂的镀金四人轿、八人轿就让人知道该村是出了大人物的。
牌楼下宗祠名靖济堂。
三个村方氏族人源出一脉,打断骨头连着筋,村址又近在咫尺,族约家规、风俗习惯如出一辙外,逢年过节、大阳会(庙会)也一起热闹。因三个村都面对火堆形的尖山尖,每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三村人都在宗祠前打火堆“对烧”防火,熊熊大火一直燃烧到来年正月初七。但自渔塘村宗祠辟了8口天井,祠前砌水塘破解了火患威胁,就一劳永逸了。每年大阳会,渔塘人就在宗祠的门口坦搭戏台,请戏班唱戏,偌大的戏台向外延伸一直覆盖了整个鱼塘,才容得下村邻及应邀而来的亲朋好友,人如海,歌如潮,热闹非凡,地方政府也借机派粮差来催缴拖欠多年的钱粮……
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三个村协同谋划舞的是板凳龙。一个村一条龙,按一个男丁一支灯(灯笼),四支一把(节)串联而成。谁家当年添了村里第一个男丁,谁家就做“龙头”,牵头到宗祠敬献全猪,祭拜列祖列宗。夜幕降临,三头龙浩浩荡荡舞到瑞玉堂前会合,交织缠绕,翩翩共舞;然后折返回村舞,谁家添男丁、娶媳妇当年有喜事,就在其门口磕三下头,一般人家磕一下头。“1950年我是村里出生的第一个男丁,由我家做东舞龙,此后就偃旗息鼓没舞过了。”现年66岁的牌楼下退休教师方朝曦如是说。
方氏族规繁琐而苛严,三朝(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七酒会只许男丁春风满面进祠堂会餐,撇下妇孺在家兴致索然地吃饭。族人“生要进、死要出”祠堂(出生、婚娶新娘要来祠堂祭拜,死亡由祠堂抬出)。牌楼下的牌坊是宗族的荣耀,新郎新娘新婚燕尔可从牌坊下走过以沾染喜气,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荣光仅限于族人。曾有村民谢某随娘胎带来,结婚时族人愣是不网开一面让小俩口从牌坊下过。
新闻推荐
本报讯G20峰会期间,杭州客游黄山热情高涨。截至9月2日下午4点,黄山风景区当天共接待游客49009人,其中杭州游客42626人。景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交通安全、顺畅。早上4点半,从汤口收费站下高速...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