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0亿元修复保护古城 再现祁红和御医历史风貌

皖江晚报 2019-10-12 04:30 大字

图为祁门古街风貌

本报消息 记者赵天彪 通讯员钱新胜报道 近日,黄山市祁门县总投资10亿元的修复保护古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届时,将再现祁红和御医历史风貌。

据了解,黄山市祁门修复保护古城项目占地约2.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以传承徽文化为基调,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修复保护当地古城建筑风貌,改造古城基础设施。其中项目一期投资3亿元,主要实施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及老街风貌整治和老建筑修复,新建胡笛艺术馆、祁红印巷、御医堂;改造西街、红茶文化公园、红茶论坛永久会址,修缮祁红加工遗址及祁红老茶馆;修复三里街古码头;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等。

祁门县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也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作为1000多年历史的古县,又是徽州文化主要发源地和承载地之一,辖区至今仍有大量的历史建筑遗存和街区、古村等。

据悉,目前,黄山市祁门县历史文化街区东街和西街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历史风貌恢复和改造,专家评审认定已经具备申报全省历史文化街区条件,申报工作也正在开展中。

新闻推荐

绿色发展看祁门

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新中国成立70年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祁门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