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看祁门

黄山日报 2019-10-02 09:23 大字

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祁门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祁门建设,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中国红茶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百佳县”“安徽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资源保护不断加强。紧扣建设全省生态经济强县的总基调、主旋律,持续放大绿色和生态优势,全县124万亩生态红线全面严守,110.7万亩公益林全面保护,80万亩天然林全面停伐。将林业工作重点放在保护森林资源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率、森林案件查处率连年达到100%和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年超额完成0.4‰和2.75‰目标。

资源培育扎实推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73.9%提高到现在的88.64%,提高了14.7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由1985年的780.5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175.2万立方米,增加了394.7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由1985年的205.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73.8万亩,增加了68.6万亩。

资源利用有序合理。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强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8年,全县实现林业产值79.26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林业收入64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2%。全县现有国家和省、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油茶面积6.15万亩,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林业改革持续深化。从林业“三定”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再到林长制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全县现有“一林一长”447人,“一林一策”142份,“一林一技”116人,“一林一警”43人,“一林一员”376人。深入“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林业行政审批服务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提升林业改革红利。

祁红小镇:欲亲东风再扬帆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红小镇是祁门红茶的发源地。清光绪元年,平里镇贵溪人胡元龙创制祁红成功,以其绝佳的品质迅速闻名于世;1915年,祁门红茶从这里出发,远涉重洋并载誉归来。从此,贵溪、程村碣,胡元龙、胡云霞,培桂山房、春馨茶庄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名、人名、茶庄也载入了史册。祁红小镇还是祁门红茶的圣地。被誉为中国茶叶专家摇篮的中国茶叶改良场旧址就位于小镇的核心区域,当代茶圣吴觉农,一代茶叶专家陆溁、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近年来,祁红小镇乘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再次扬帆起航。全力促进祁红产业发展。依托良好的茶叶生产基础,在全镇打造标准化茶园基地3个,打造标准化红茶生产线2条,辐射覆盖全镇8000余亩茶园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发展茶叶企业10余家,年产干茶400吨。

茶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紧紧围绕丰厚的红茶历史文化,全力建设祁红文化展示区、祁红文化休闲区、祁红文化体验区和阊江河平里段旅游景观轴。以“老字号”恢复工程为重点,集中打造了“祁红+徽文化”主题街区,实施了阊江河两岸生态恢复、红茶古埠码头、祁红民宿客栈、梅南合院、小镇客厅等工程,初步形成以茶产业发展为主、乡村旅游景观为辅的特色小镇,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大幅增加。

如今,这座载着希望和梦想的小镇,正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的模式,全力推动“祁红+旅游”“祁红+研学”“祁红+养生”等新业态打造,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大美芦溪:好山好水出好茶

倒湖十八湾水利风景区的核心区位于芦溪乡,这里是祁门县大北河、阊江两大支流的交汇处,建有全县最大水利发电站——奥西电站,水深3—10米可通航水域面积可达25公里,根据安徽省黄山市环境监测站对景区水体取样检测,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是祁门县土著鱼类的核心区,沿岸风景秀丽,古村落、古祠堂、古树木、古码头星罗棋布。芦溪乡查湾村、芦溪村、奇口村都是千年以上古村落,奇口村倒湖一直延续龙舟竞赛的习俗。整个景区面积为320平方公里,区域内水秀山明,奇峰绵延,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科考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的优越条件。省级非遗——安茶也位于该地段。

安茶,是传统工艺名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紧压茶,民间称为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已有软枝茶记载。安茶产于皖南芦溪乡芦溪村,这里二水汇流,三山环抱,茶园多为洲地,土壤肥沃深厚,周围竹木葱茂,水波荡漾,云雾缭绕,为安茶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安茶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制作讲究,品质优良。采摘新茶萎凋后,稍加揉捻,经九蒸九晒九露后,压紧装入在箬叶与小竹篓内,再放入烘橱内烘干,茶叶便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其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有槟榔、箬叶香味,且越醇越香。冲泡时汤色澄明,清爽醇厚,味中有甜,不仅是饮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岭南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被两广和东南亚诸国誉为“圣茶”,治病的“仙丹”。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安茶中含有多酚类,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解渴生津、消瘴辟邪之功效,食之益寿而提神。1988年,1992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特种茶,1992年获国家农业部茶叶品质证书。芦溪村的孙义顺安茶厂和江南春安茶厂为芦溪乡安茶龙头企业。

魅力箬坑:特色旅游引客来

箬坑乡森林覆盖率为84%,境内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10座以上,最高峰牯牛大降海拔1438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箬坑乡抢抓机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加强国家非遗目连戏民间艺术保护利用,促进戏曲与旅游融合,保障箬坑乡旅游的可持续性。

箬坑乡石舜村成功举办了三届黄山168徒步越野挑战赛暨黄山露营跑,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运动爱好者参加比赛,赛事活动在省、市、县等媒体均有报道,有力提升了箬坑乡的知名度。积极创建石舜3A级旅游村庄,拓展“迷你168”和大本营基地。统筹5处市级“百佳摄影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积极融入“两圈两带”建设,加快推进自然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举办摄影大赛系列活动,协助“黄山168”举办各项体育赛事,不断吸引游客光顾。

箬坑乡红旗村在原有的知名度的基础上,打造精品民宿。目前红旗村民宿6家,总投资800万余元,据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餐饮客流量约8000人次,住宿约2600人次,直接受益60余万元,带动当地茶叶销售约300万元,并且带动了当地百姓的就业以及土特产增收。

箬坑乡箬坑村低岭自然村因富硒吸引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人来此休养生息、度假、常住。低岭家庭民宿23户,每户年收入十几万余元,加上普通百姓土特产总收益达400余万元。随着道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小村庄。

下一步,箬坑乡将围绕打造“三村一线”精品旅游线路,扶持冯家顶民宿群建设,打造精品民宿。推进茶与园、石舜生态旅游、户外运动小镇建设,加大接待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点的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黄山市6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省绩效考核优秀

9月11日,《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绩效考核优秀名单》公布,黄山市祁门中药材组织培育、祁门祥源·祁红茶业、徽州区洪...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