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溪麻衣龙

安徽日报 2014-02-21 23:00 大字

■ 陈琪

祁门县历溪村地处牯牛降脚下,是一个肇始于唐宋时期的封建大村,每年正月有舞龙习俗。历溪龙与其他的龙不一样,历溪村舞的龙是麻衣龙,麻衣本是家有丧事的孝子所穿。历溪麻衣龙的来历与晋朝王氏宗族《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有关。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传到朝廷,皇帝为王祥颁发了孝子匾。至今,历溪村的祠堂门前挂着“孝子”匾,每年春节,祠堂的大门仍然贴着绿色对联,以示孝道。因此,历溪的龙是一条孝龙,所以要扎成麻衣龙。

麻衣龙一般在腊月里扎,村中以扎龙的师傅为首,全村男人都到祠堂去帮忙。历溪的龙灯队有青狮、白象等五兽,有十二花神,以及各家各户扎的散灯,如鲤鱼、童子、虾子、牛郎织女等等,炮竹、香火、红纸由村人集资。龙扎好后,放在祠堂不能动,等到舞龙那天才开始发龙。

舞龙一般在正月里的立春前。发龙那天,村里的男人们将龙扛到村口的舜溪桥头,做好祭祀仪式,再将从外村买的肥猪绑好后抬在前面,麻衣龙跟在后面,龙尾在前,龙头在后,散灯及乐队依次排列,在全村的簇拥下到茅棚岭去接龙神。接龙前要摆上香案,备好三牲酒礼祭龙神,族老要祷告龙神,保佑合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祭好龙神,就将抬上山的肥猪用绳索拴好,在前面拖,猪嗷嗷叫,这叫引龙。村中16岁以上的男孩手舞彩旗、吹喇叭,这叫呼龙。鼓乐队则跟在龙后吹吹打打,常用的是十番锣鼓调,整个山村一片沸腾。就这样一路高呼,来到村中祠堂。正式舞龙前,龙头要交给族老,由族老从祠堂中扛出大门,以视不偏不倚。族长舞出门后,再交后生去舞。

龙先要在祠堂内走龙,来回转圈,这时各家各户要用竹筒打酒倒在祠堂的天池里点上火,酒气弥漫,锣鼓喧天。走好龙后,按族长划分的路线由上村依次舞到下村,每到一家门口,东家总是炮竹相迎,红包相待。这时,舞龙人也会向主人连点三头,以祝主人家人畜两旺,事事平安。

历溪龙也有到外村舞的时候,这叫出龙。因为一些小族不扎龙舞龙,就到历溪来请龙,图个喜气平安。不管龙舞多远,当天夜里必须返回村中,所谓龙不过夜,丁不留宿。

龙热热闹闹地舞了几天,到了立春之日,就要收龙了。这时,又要在村中祠堂祭神,备上香案、三牲酒礼,祈祷上苍,感谢龙神护佑。祭祀过后,龙要安放在祠堂的楼上,靠墙立好,这叫收龙。龙收好后,全村男人自备碗筷、面条、酒水,到祠堂聚餐,其乐融融。

新闻推荐

狠刹“小四风”整改赢民心

本报记者吴江海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祁门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喝、赌博、红包、走读等“小四风”问题,相继出台《关于严禁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的暂行规定》...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历溪麻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