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几天前市书协同志打来电话说是由于人员地址变故的原因

皖南晨刊 2012-12-25 04:06 大字

几天前,市书协同志打来电话,说是由于人员、地址变故的原因,对省书协以上会员进行重新登记。今天抽了一点时间去会晤书友、去填表,书友间攀谈起来,不知不觉,话题就围绕到一些老书协会员了。

如今,年老的书协会员已相继离世者多,在世的没有几人了。回想已过世的老会员老先生,如刘植楠、王子培、叶桐春、唐伯平等人,他们在世的时光,无论工作如何辛苦,但在业余时间内,不是埋头钻研书画篆刻艺术,就是创作诗文,从不浪费时间,活到老学到老。真是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老先生们为人做事,一贯光明磊落。与同道友人畅谈书艺,谈论作文时,总是相互鼓励,取长补短。我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用一种和蔼的笑容,慈祥的眼光对待我,说些鼓励我的话语,如:你这么年轻,又好学,倘若到了我们这般年纪,艺术一定会超过我们的……这些老先生所说的话无非是鼓励我勤奋好学,但我由于怠惰荒疏,于艺术之道,终未入门,今日感怀念及,深感愧疚。

老先生们不仅为人友善,勉励后学,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也取得了一些业绩。如刘植楠老先生在书画篆刻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善画花卉兰草,以篆刻艺术享誉皖南。他的剧本写得很好,曾获得省文化厅剧本创作三等奖。王子培先生科班出身,书画作品意境不凡,摄影技艺也精湛,常有新作面世,但我更喜欢他的木刻艺术。唐伯平先生一生为人师表,古诗文创作颇丰,书写的隶书糅合了魏碑的笔法,书法圈内的人称其书体为“唐隶”。叶桐春老师隶书端庄大方,一如他的为人处事,总是得到山城的人喜爱,辛辣的随笔文章常见诸于报端。

说到叶桐春老师,尚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时候,我还是一位愣头小伙。一日,省城里来了很多领导到我原工作单位调研指导工作。其中有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沈培新先生。我作为一位宣传人员在空余的时间与沈主席交谈后,与沈主席告别后的几分钟内,我请沈主席回合肥后能否给我写一幅字,字的内容是“宗法秦汉”。大约过了两个多月,我接到叶桐春老师的电话。他说,你请沈主席写的字已在我处,过来拿吧。我忙赶到叶老师处,我问沈主席现在哪里?他说,沈主席到黄山去,路过这里,只停留了几分钟,现在已经到黄山了。沈主席把这幅字交给了市委宣传部门的领导并说,一位年轻的文化干部要的字,请务必转交给他。宣传部转给文化局后又转到了我这里,因为我认识你呀(沈主席写的这幅字上面题写了我的名字)。然后叶老师又用调侃的口吻说,小老弟,你的面子真不小,沈主席给你写了这么一幅整张的书法作品。真羡慕你!这件小事,在我的一生中长留着深刻的记忆。

我与老先生们生前朝夕相处,已受他们的影响,爱好艺术已成为我个人一种生活的趣味。同时练练字、学画画、搞搞篆刻,再读读闲书,也是我生活中调剂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法。偶尔闲坐下来的时候,我看看老先生们亲笔给我题写的作品,愈发感到珍贵。这世界上,情意并重的好作品仅有一幅,我且收藏了,这种乐趣恐怕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到的。

作者简介:

★★ 王满平,字阿满,宣州区水东镇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 省作协会员、省书协会员、东吴印社社员。曾获省级征文三等奖、《工人日报》读书征文二等奖等奖项。

★★★★ 有多篇作品见诸报端。散文《青云谱随想》被收编于《中国文坛》创刊号“2009年中国散文联展作品专辑”。

新闻推荐

汤唯与胡璟分手

11月,汤唯回到北京,为自己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配音,可回到北京后汤唯并未再与胡璟见面,也没有前往胡璟所在的公寓,而胡璟当时实际上依然还在北京...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