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南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揭幕 服务贴心民心暖

淮河早报 2017-01-23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钧

感受着温暖的关怀,兄弟般的情谊,毛集实验区的居民迎来了节日般的一天——年淮南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1月日上午在毛集实验区街头热闹揭幕。

国家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经多年了。当天,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团市委、市妇联、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农委、市卫计委、市民政局等单位,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义务诊疗、科技咨询、文艺慰问演出、免费书写春联等服务,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送来了不少礼物,提前给村民们拜年,各单位在活动现场搭起了咨询台,向村民们赠送图书、年历、春联、书画、蔬菜种子等。

多家单位送上“贴心式”服务

“三下乡”活动是服务“三农”的品牌工程,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是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举措,已成为淮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和民心工程。

活动期间,多个单位分别在现场设点“摆摊”,为村民提供各式服务:新华书店摊位前,赠书活动吸引村民排起长龙;市卫计委摊位前坐满了接受义诊的村民;市文联摊位前,现场书法赠春联大受欢迎;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设立宣传站,宣传科技、法律知识,吸引大批村民;市气象局设立了气象科普咨询台,组织气象专家现场进行科普宣传及农业气象知识咨询,发放宣传材料。

市文广新局组织了一台文艺节目在集市开展演出,既有精彩的舞蹈表演,又有歌曲演唱,不仅让观众享受了视听盛宴,还传播了传统文化。

在法律咨询处,许多农民正在翻看法律宣传资料。市司法局一名同志表示,送法律进乡村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旨在满足农民在土地承包、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需求。今后会坚持下乡,把法治宣传教育做实做细,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让农村的法律氛围更浓厚,从而推进平安建设。

农民最喜欢书法家们写的春联

“三下乡”活动中,围观群众最多的就是写春联的桌子周围了。书法桌前,来自市文联组织的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博得围观村民的阵阵赞叹。拿到春联的村民朱老汉很高兴,他到旁边小心翼翼地把春联晾干,朱老汉说:“我非常喜欢这副手写的春联,拿回家贴在门上比印刷的春联更有年味。”活动期间,来领春联的村民越来越多,书法老师们一刻不停地写都满足不了大家的热情,直到所有准备的春联纸全部用完,几位老师才得以歇一口气儿。

岁刘奶奶拿着翰墨飘香的春联高兴地说:“本来还打算去买春联呢,现在可以不用买了,有书法家这么漂亮的字贴在家门口,过年都更喜庆了。”

农业科技成淮南农民的最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下,科技致富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市科技局的农业科技宣传吸引了大批农民,一时间,咨询处摆放的《淮南市设施蔬菜种植科技指导手册》等相关手册受到格外欢迎。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我今天特意从村里赶到这儿,这些知识对我们农民太有用了,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

“‘三下乡\’活动好呀!以前好些技术不懂。”农民孙大哥边说边把服务队发给他的宣传单指给记者看,“这不,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的,看不懂的,当场就有人给咱解释。” 

丰富的活动,细致的服务,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文化科技卫生进农家,既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推进了农村平安建设,更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活动中,参加下乡慰问的市领导还慰问了敬老院、困难教师、老党员、军烈属、计生先进户。

温暖定格在冬日上午,欢乐绽放在农民脸上……

图一:写春联的书法家

图二:向村民分发图书 本报记者 焦孝诚 摄

新闻推荐

公共自行车被上锁变“私有”相关人员:导致故障,照价赔偿或“禁卡”,市民可互相监督反映

本报讯(记者王玲)“我们小区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竟然上锁了,这是公用的东西,怎么会据为私有?”1月日晚,广弘城业主群里有网友发了一条这样的信息。据该网友称,她在广弘城北门看到有公共自行车被上了锁。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