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嵇康亭怀古 □邵俊强

亳州新报 2012-02-24 00:05 大字

先有嵇康,后有嵇康亭,然后才有了嵇康大道。这,蒙城人都懂得。

在皖北平原上的这座小城里,嵇康大道是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沿嵇康大道一路向北,过周园路再行约二百米,抵达淝河路口。向左,拐入一条窄窄的胡同,这胡同便是三报司街了。向西进了街口不远,找到一个往南拐的入口,拐进去,绕过三两重院落,便可以看到临水而立的嵇康亭。

在平常人看来,嵇康亭其实并没有什么看头,一个孤零零的亭子,伫立在水塘中央,四周除了民房,还是民房,有什么风景什么内涵?其实不然,风景自在寻常处,内涵常伴表象生。嵇康之美,美在一个平凡,嵇康之妙,妙在一种风骨,如这临风而立的亭子。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国谯郡(今安徽省濉溪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的祖先原本姓奚,住在会嵇上虞(今浙江绍兴),后为避仇,迁到嵇山,改姓嵇。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莫不精湛,曾在魏国为官至中散大夫。司马昭专权后,嵇康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辞官归隐。因为仰慕庄子,嵇康便来到距家乡百里之外的蒙城隐居,一面以打铁为生,一面读书修道。为了纪念这位刚直不阿的嵇康,蒙城后人将其隐居的地方命名为“嵇山”。清乾隆年间,蒙城知县淡如水在嵇山修建一亭,名“嵇康亭”,从此,蒙城八景之一的“嵇山夜月”变得更加娇媚。

亭子不大,被一汪碧水围着。坐在嵇康亭里,已经听不到那曲绝妙的《广陵散》了。然而,嵇康的诗还可以欣赏一下的:“绝智弃学,游心于玄默。遇过而悔,当不自得。垂钓一壑,所乐一国。被发行歌,和气四塞。歌以言之,游心于玄默。”好一个“垂钓一壑,所乐一国”!在我印象里,蒙城似乎注定要与垂钓有关:商末八十拜相的姜子牙,战国喻龟辞相的庄子休,嵇叔夜只能排在第三位了。然而,他对后世的影响丝毫不弱于二位先贤。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一向以放荡不羁闻名于世,其《述志诗》有云:“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他和庄子一样,对那些苛刻古板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仕途。嵇康的作品深刻表现了那桀骜不群的魏晋风骨,从他那愤世嫉俗的诗文中,人们可以读出当时士人人性的觉醒,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临风垂钓,对月抚琴,在两千年前的涡水之畔,嵇康一曲《广陵散》,便参透了乡贤庄子化蝶翩然轻飞的逍遥境界,游心虚无的浪漫情怀。

蒙城农村有一种镰刀,唤作嵇康镰。这种镰刀甚为锋利,不卷刃,不掉豁,深受乡民们的喜爱。传说有一位乡民拜嵇康学打铁,嵇康却只教他打造农民用的镰刀。三年学徒时间过完回到了家里,老婆很是生气,说只学个打镰刀的破手艺能养活自己吗?乡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打造起镰刀,并在每把镰刀上面都锻上一个嵇康赠给他的印鉴“嵇康镰”。没想到从此名声大振,销路好得很,家境也因此殷实起来。

魏国司马昭篡权后,一直想拉嵇康入其阵营,多次派谋士造访嵇康,却屡次被嵇康坚拒。最让钟会没面子的一次,是钟会亲自登门拜访,嵇康却旁若无人,理也不理钟会,自顾自地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直到钟会觉得无趣之极,悻悻离开的时候,嵇康才懒懒地问了钟会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气急败坏地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哈哈大笑,觉得畅快到极。他也许早已预料到自己的蔑视权贵的结果,却依然故我,丝毫不做妥协,表现了一个文人的铮铮风骨。一曲慷慨激昂的《广陵散》,从此又成就了嵇康的人格魅力!

《广陵散》已然随诗人而逝,后人再也听不到那如天籁之音的千古绝唱。而嵇康亭外,茫茫一水间,谁的二胡拉得如痴如醉,从清澈的水面上飘来,竟然让碧水泛起了绿波。抚琴弄箫,吟风诵月,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二胡不正像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凤尾焦桐一样,既可以二泉映月,也可以万马奔腾吗?

嵇山夜月、圣井甘泉、慈氏晓钟、庄周梦蝶、涡河晚渡、冷涧垂虹……我惊诧蒙城境内风景名胜之多,然而,却总是那么琐碎,像是一粒粒被遗落在地上的珍珠,让人不知道从何处捡起。我想,如果政府能把打造人文蒙城的计划做一个具体的落实,串珠成琏,那蒙城,该是多么让人向往啊!

新闻推荐

202省道亳州段将“变脸” 原水泥路面改善为沥青路面,更加方便通行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日前,省道202线涡阳段路面改善工程初步设计和省道202线利辛段路面改善工程可研报告分别获得市发改委批准。这标志着202省道亳州段路面改善工程...

濉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濉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