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田畴正风发
紧抓机遇奏响整治“集结号”
2010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宣州区被确定为全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县(区)。宣州区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将示范项目建设列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以“保发展、促转变、惠民生”理念统一思想,主动作为。
为了汲取兄弟县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宣州区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霍邱县、肥西县、当涂县考察学习,进一步开拓工作视野;为了提高示范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举办多轮业务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充电”;为了使得示范项目建设尽快落地,宣州区将洪林镇南湖村、狸桥镇山湖村、黄渡乡峄山村、沈村镇杨星村和岗桥村确定为五个项目区,项目区建设规划总面积为4640.72公顷,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加以推进和落实。
经过宣州广大干群两年多的艰苦努力,5个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农地整理全部竣工,共计完成土地平整1166.7公顷,兴建塘坝143座,修建水库11座,新建排灌渠系209.1公里,铺垫道路278.17公里,新建或改建泵站18座,兴建水闸322座,改造农用桥93座,添置变压器12台,架设农用电线9.1公里。
严抓重管打造“样板工程”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而管理则是质量的“度量衡”。
在项目管理方面,宣州区实施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告制、资金报账制、项目跟踪审计制和竣工审计验收制,从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管。仅以招投标制为例,无论是测绘单位、可行性研究及预算编制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还是大型设备采购,一律实行招投标,做到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在质量管理方面,宣州区专门聘请一名水利高级工程师作为技术顾问,全程“蹲守”负责工程项目建设指导。项目所在村也成立土地整治监督理事会,对工程质量实时监督。在质量管控上,严把监督体系建立关、施工操作工序关、责任追究关,形成监理公司专业化监督、项目区群众日常监督、领导组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多级监督体系,确保土地整治各项工程质量。
在资金管理方面,宣州区切实管好、用好上亿元土地整治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检验等拨付相应资金,实行资金封闭运转、专账核算、专项审计和专款专用。
截至目前,宣州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没有出现一例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出现一例群众来信来访投诉,也没有出现一例因质量问题而导致工程返工现象。
以民为本彰显“四重效应”
农民群众是土地整治的“主人翁”,也是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基本依靠力量。宣州区把群众是否满意、高兴、赞成和答应作为衡量整治成效的重要标尺,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成果上惠及群众,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项目实施前,区土地整理中心人员都要悉心走访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与预算方案、施工图设计进行综合评审。项目实施中,根据需要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有关事宜进行变更、修正,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成立土地调查摸底小组,对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田地、水面、山场等进行确权,确权后逐户丈量登记,农户确认后签字存档。项目实施后,由区土地整理中心统一移交给项目所在村,并以合同形式明确管护职责,避免“重建轻管”,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的强力实施,给宣州区5个示范项目区带来了至少“四重效应”:一是通过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配套建设,达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治理标准,从而确保项目区4600余公顷农田旱涝无忧;二是通过修筑机耕路、田间路,方便了农机下田,提高了作业效率,也明显降低了农业生产物化成本;三是通过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避免了“跑土、跑肥、跑水”,提高了耕地质量,将原先“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四是通过土地平整、大田集中连片,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项目区土地流转面达95%。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合肥市交警支队获悉,交警部门将开展针对搅拌车、渣土车、运料车“三大车”等重型车辆集中整治,并建议将多次违章的“三大车”列入黑名单,加...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