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辞店》的发生地究竟在哪?
为寻找传统黄梅戏踪迹,安徽黄梅戏学校副校长李光南先生踏上了《小辞店》的寻踪觅迹之路。华阳镇就是其寻访黄梅戏传统剧目之旅的一个普通驿站。
当年,胡普伢就是在华阳镇收了她最得意的徒弟檀团头,也就是在华阳镇和她的师兄连演七七四十九天《小辞店》,痴迷的观众把花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就是不肯放他们走。《小辞店》不仅是在华阳镇演红的,甚至可以说《小辞店》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华阳镇。
这种说法可能会引来争议。因为,一直以来,在黄梅戏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桐城不演《乌金记》,三河不演《小辞店》。”《乌金记》又叫《桐城奇案》,演的是桐城县令草菅人命的故事,因此,在桐城禁演可以理解。《小辞店》演的是男女之情的故事,在封建专制时代,这也是件丢人现眼的大事,因此禁演更能说的过去。但现在看,这可能是戏剧史上的一大“冤案”。
李校长的考证认为,《小辞店》的故事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三河。理由有四:一从黄梅戏的流行区域看,三河不是黄梅戏的流行区。黄梅戏的流行区主要是沿着湖北江西安徽境内的长江铺展开来。上抵湖北的黄冈,下至于安徽的芜湖。在长江南部伸展到江西的星子县和安徽的石台县,在长江北部延伸到湖北的英山县和安徽的桐城市。高高的龙眠山阻隔了黄梅戏向北扩张的可能。三河县属于肥西县,隶属于合肥市,属于皖中地区。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以巢湖为中心的皖东这一狭长地带,流行着安徽省另外一个著名的地方戏———庐剧,又称“倒七戏”。
二是从黄梅戏的剧本来源看,也难以和三河镇扯上关系。当时黄梅戏的剧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从青阳腔等高腔剧目中移植,包括岳西高腔和谭腔,像《天仙配》、《女驸马》等;2、发生在艺人身边的人或者身边的事,如《乌金记》、《张朝宗告漕》等;3、老艺人口传身授,基本是从鬼怪、传奇、演义小说中获取的素材。《小辞店》显然来自第二种,属现编现演的剧目。现编现演的剧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身边的人,二是身边的事。连黄梅戏的足迹都未踏上三河,何来《小辞店》的故事来源于三河?
三是从《小辞店》中刘凤英的一段唱词也可以肯定,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三河。《小辞店》开头刘凤英出场有这样一段唱:“到春来宿的是芜湖南京上海,到夏来宿的云南贵州一带,到秋来宿的太湖潜山石牌,到冬来宿的是徽州石台。”这四句唱词很有讲究,一是点明了故事的地点,是长江边的一个大水陆码头;二是点明这个水陆码头一年四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是物资集散地。这四句唱词,有远有近,有大有小,不管远的和大的是谁,近的小的都只有一个,这就是石牌。因此,可以说,《小辞店》的发生地在离石牌不远的地方。离石牌不远的长江边的大水陆码头,只有华阳。
第四,从《小辞店》的原名《牌刀记》也可以看出,在望江一带,至今人们仍然把菜刀叫做“牌刀”。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完全肯定,《小辞店》的故事发生在———华阳。那么为什么有人说是“三河镇”呢?这也可能因为华阳周围水系纵横,人们是否曾经把华阳镇也叫过“三河镇”,这才惹上一段麻烦?
林燕整理
新闻推荐
本届年货购物旅游节在肥西花岗绿溪州生态园启动,将持续到2014年2月14日。丰乐手包酱干、迎宾阁腌货、百年中和祥、杨桂塘香肠、紫蓬山调味、三...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