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帮扶 圩区“脱困”破重围

马鞍山日报 2016-06-04 09:21 大字

图为孙如义在池塘里薅草。

——含山县环峰镇桥联村扶贫的“精准滴灌”

初次见到63岁的老汉孙如义,他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挤破手上的血泡。老屋的屋檐下,是一个还在滴水的渔桶;新屋子大门口挂着蓝底白字的标牌——“环峰扶贫02-46”。

“听村里的干部讲,要为我争取3000块钱的鱼苗,这下可有盼头了!”孙如义满是风霜的脸上笑意盈盈。

桥联村是典型的圩区,得胜河与运粮河将它环抱在中间。圩区内沟渠塘口众多,农田3300多亩,可用水面1000多亩。孙如义承包了20多亩荒弃的水塘,有养鱼经验的他,就想到养鱼“脱贫”。

孙如义所期盼的,也是含山县委常委、环峰镇党委书记、桥联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永青所想到的。扶真贫、真扶贫,让村里的大家伙儿推选出最需要帮扶的人,给真正的贫困户拍图片存档,通过编码,精细地标明贫困户的需求,让扶贫走在阳光下、让贫困户享受阳光。想养猪、想养鸡、想养鱼、想找份工作……桥联村59户贫困户想要甩掉贫困的“帽子”,离不开这些扶贫政策的“精准滴灌”。

识贫——贫困户“困”在哪里

如果没提前“预约”,见孙如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5月23日下午1点半,大多数人还在午休,但记者赶到桥联村小冯自然村孙如义家时,见到的只是孙如义91岁的老母亲,老太太用方言告诉记者,“他下笼子去了。”

5月24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干完活回家的孙如义,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他手上的血泡,就是给鱼塘薅草磨出来的。几年前,他的老伴生病,辗转多地治疗,耗尽全部家财,还是离世。儿子孙织军,没有一技之长,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活干,只能在家里跟着父亲种田、抓黄鳝。母亲年迈多病、小孙女正在读书、小孙子刚出生不久、困在家里的儿媳妇……孙如义肩上的担子,压得他“根本喘不过来气”。房子成为危房,他也无钱维修;承包了小组里的20亩水塘,因为没钱,只能投放300块钱的鱼苗……

5月末的桥联村,麦浪滚滚,丰收在即。可对桥联村河南姚自然村的汲正芳来说,喜悦的季节里也掺杂着烦心事。“只要一下雨,地头的泥巴路就不能走,麦子收割后,拉回家倒成难事了。”顺着汲正芳的目光,记者走上这条乡村道路,虽然雨过天晴已两天了,但雨水依然“固执”地停留在路面上,车辙印深深地“烙”在上面,形成一条条小沟,走在泥路上又滑又粘。汲正芳说,因为这里是圩区,地势低,排水不容易,下雨涨水时家里低的地方还会进水呢。“我们都盼望着把路再修一修,方便大家伙出行;把电站改造好,排涝也快一些。”

桥联村的村支部书记孙维仁,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0多年了,对村里的情况门儿清,他说,因病、因残、因学是致贫的主因,没技术、没路子、没奔头让贫困户难以走出贫困,村里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事情想干也干不起来。

解贫——帮扶贫困户解决现实困难

精准扶贫,用孙维仁的话形象地说,就是“补缺”,让“孙如义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去年,村里给我儿子在南京介绍了一份空调软管包装的工作,1天130块钱,包吃包住。还介绍我就近在华军种植合作社干活,去一天也有90块钱。”孙如义指着新建的房子说,今年3月,政府还出了1万多块钱,将家里的危房推倒重建了,生活条件也好多了。

在贫困户摸底排查过程中,村干部了解到孙如义有养鱼的意愿,并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到环峰镇。目前,镇里将安排3000元左右的产业扶贫资金,为孙如义购买鱼苗。 (下转第三版)

记者 储灿林 孙敬清

新闻推荐

脱贫可以“定制”帮扶“套餐”任选

(上接第一版)自从家里多了这么多新成员,老卫的心思全放在它们身上。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伺候这些“宝贝疙瘩”,配食、喂水、添食……每天两次...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