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项目建设带动旅游扶贫硕果累累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项目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龙 隆 沈应佳

河池日报 2016-11-18 00:00 大字

 

月日,王雪磊如往常一样,笑盈盈地迎接一批从大连来的客人。用她的话说,是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她的命运。

王雪磊是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人,岁就外出打工。打工的日子五味杂陈,却没给她带来多少收入。年,听说家乡的旅游发展红火,村子也通了水泥路和自来水,她毅然辞职回家,成为巴马仁寿文化源景区的一名员工。如今,王雪磊已当上了景区主管。

王雪磊的故事在河池并不少见。近年来,河池市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合村屯实际,创新模式,以旅游产业促脱贫,以扶贫开发兴旅游,大力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为旅游扶贫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年以来,全市通过旅游扶贫带动减贫7.万人。

以仁寿文化源景区为例,该景区自年开始建设,今年已接待游客万人次左右。景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吸纳了周边的村民进入景区从事讲解员、保洁员、保安等工作,既解决了景区人手紧张的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入、促进实现脱贫。自治区旅发委驻平林村“第一书记”杨林介绍,目前,该村在仁寿山庄景区工作的有多人,今年通过景区带动,部分贫困户已经实现了脱贫。

“目前,巴马县基本实现了一个景区、一个景点、一个农家乐,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目标。”巴马县旅发委主任黄燕飞说。

目前,巴马共有农家旅馆近家。仅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坡纳屯的农家旅馆,年就接待游客.万人次,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2.1万元。而该县多个新实施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项目,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扶贫新的经济增长点。

巴马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叶柳艳说:“我们在全力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时,让广大贫困群众参与进来,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摘帽。”

巴马在旅游扶贫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显示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对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近年来,河池市依托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市情实际,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大对开展农家乐旅游和乡村休闲生态游的贫困农户资金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支撑体系建设、旅游商品研发、人才培养和乡村旅游市场拓展宣传促销等工程,加上正在东兰、巴马、凤山等6个县深入推进的多个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项目,有效促进全市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贫困农户增收。

据统计,仅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亿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减贫1.万人,占当年脱贫人口的.%。目前,全市有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列入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发展计划,项乡村旅游品牌进入国家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榜,总数居全区前列;有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将在旅游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扶贫人才培训等方面,得到国家旅游局、发改委、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的扶持。

新闻推荐

周飞武:替他人写“石头信”□本报记者 陈 媛 文/图

周飞武在墓碑上刻字人去世后,家人如要为其立墓碑,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家住市区民生街的周飞武从事碑文雕刻已有几年,对于50多岁的他来说刻碑文就好比是在替人写“石头信”,不仅是一项谋生的技...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