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抢抓机遇 颍上电商产业繁荣发展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5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朱艳明 通讯员 沈云鹏

近年来,颍上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有利时机,将电商作为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就业率的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农产品网络销售等工作,全县电子商务总体进展有序,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先进称号,今年上半年线上营销额达3.2亿元以上。

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初,常年在外打拼的颍上人牛晓豪返乡创业,在颍上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办纽西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帆布鞋网络销售。“依托园区物流等配套设施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让企业在不到两年多的时间里,得以快速发展。”牛晓豪告诉记者,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品牌知名度也在逐步提升。

纽西塔的快速发展只是颍上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颍上县坚持谋时而动,顺势而为,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工作中,该县不断加大电商产业培育力度,通过抓好电商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园区一期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已建成投用,入驻率已达90%;二期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三期将配建5万平方米的快递物流园,已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县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综合性园区。抓好电商孵化器建设,壮大网上经营实体,成立了颍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目前服务企业200余家,成功孵化电商企业53家,引进第三方金融机构10余家,发放各类贷款接近500余万元。

农村电商异军突起

   30岁的许振是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站长,他去年9月从外地返乡创业,成为颍上县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当年11月份,服务站就帮助周边村民完成700多个订单,交易额实现17万元。“电商农村服务站,是最接地气的电商平台,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的网购需求,引导农民网购习惯,还能搭建起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许振说。

在发展电子商务工作中,颍上县坚持“双向”流通,把“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并举,并把农村电子商务与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与激活和释放农村消费能力、与统筹县域经济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支持企业继续推进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不断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淘宝已建成一家县级服务中心和111个村级服务站,京东已建成1家县服务中心、318家村级合作点,邮乐购已建成286个村级服务站……

助力农产品网销全国

有机大米、八里河鸭蛋、红薯粉丝、有机面粉……近年来,颍上县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依托网络,逐步得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消费者喜爱。在颍上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淘宝店里,八里河咸鸭蛋成了淘宝同类产品的热销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络绎不绝。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于2015年,今年以来产品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最近一个月,仅八里河咸鸭蛋月销量突破80万枚。

在积极引导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的同时,颍上县积极对接知名电商平台,打造“五馆一店”平台,引导涉农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及特色工艺品的网络销售和品牌打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颍上本地特色产品和旅游业多项突破。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有效抓手。”颍上县有关同志表示,该县通过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建设工程,优先在贫困村建设村级服务站点,今年底实现78个贫困村电商村级服务站全覆盖;通过对贫困家庭开设网站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帮助贫困户实现创业梦想;通过整合贫困村农产品优势资源,打通贫困村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利用小额贷款以资金入股电商企业,定期按比例分红,实现贫困人口和电商企业合作双赢。

新闻推荐

颍上开启“医养结合”新模式

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徐东升 曾庆明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