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曲艺非遗传承添活力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武海军 实习生 王月明 刘丽莹
日前,安徽颍上第四届“鼓王争霸赛”圆满落幕,72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说唱大鼓书、评书、琴书等非遗“好声音”。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参赛人员上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十多岁的少年,曲艺人才逐渐年轻化,这让不少非遗传承人感到欣慰:“一些民间艺术算是后继有人了。”
近年来,颍上县持续举办“鼓王争霸赛”、国家非遗项目展演等系列活动,活跃繁荣了一批非遗项目,提高了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调动了他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曲艺类非遗项目找到了有效的传承方式,成为当地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举办赛事活动 提高民间艺人地位
“以前,学大鼓书的都是出身贫寒之家,为了挣口饭吃,没社会地位。”今年70多岁的“鼓王”张金鹏,从16岁开始学艺,至今已有50余年,他能写、能编、能唱,满腹古书,随意唱作,可以足足两个月说唱作品不重样。作为颍上县大鼓书的非遗传人,张金鹏对“鼓王争霸赛”的举办表示非常支持。
2012年,颍上县进行了“鼓王争霸赛”的首次尝试,大赛时间虽短,在社会上却产生了巨大反响,许多人对颍上大鼓书有了新认识,引起广泛关注,颍上大鼓书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目前已连续举办四届‘鼓王争霸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阵鼓书浪潮。”颍上县文化馆负责人说,比赛是为“颍上大鼓书”艺人提供展示自我、参与文艺创作搭建平台。
今年60多岁的朱同彬参加了第三届“鼓王争霸赛”,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说的一段琴书——《厉害媳妇打婆婆》。朱同彬说,几十年来,他在镇上庙会、庆典等场合表演琴书,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大鼓书,“对我们也是一种认可”。
近些年来,大鼓书逐渐受到各级曲艺界的关注,推动大鼓书艺人走上荧屏,走进公众视野。此前,安徽电视台对张金鹏进行专题报道,使过去走乡串户不被重视的“说书人”,成为被人称道的民间艺人。
建立组织机构 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
传统曲艺的保存需要口耳相传,如何发展传承人,首先要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喜欢这一文艺形式。多年来,颍上县在保护大鼓书方面高度重视,通过成立乡镇曲艺社等强化保护力度,同时组织非遗保护工作者对颍上大鼓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组织人员采访了健在的颍上大鼓书艺人,对各个不同的颍上大鼓书版本进行了搜集整理,存档。
颍上县曲艺社名誉主席万文孝此前在采访中介绍,以前颍上大鼓书艺人多达几百人,“从2011年恢复曲艺协会以来,颍上县对全县大鼓书艺人进行普查,目前共有240余人。”如今,众多大鼓书艺人又重新走进群众生活中。每当傍晚十分,颍上县护城河畔总能看到韵味十足的传统曲艺表演,300多人围在一起聆听古韵。
大鼓书作为非遗项目,保护是重中之重,传承也是必不可少。为传承发扬地方曲艺和传统文化,颍上县曲艺社开设了大鼓书学习班和琴书学习班,20多名学生利用假期免费学习。“基本都是5到14岁的学生,他们对传统曲艺的表演形式还比较喜欢。”万文孝说,现在说唱大鼓书、琴书、评书的人基本年龄偏大,年轻人较少。不过在去年,两名20多岁的年轻人加入了曲艺社,学习说唱大鼓书。
创新保护形式 更好传承保存非遗项目
几年来,颍大鼓书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了阜阳市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的典范,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推动阜阳市越来越多的曲艺类非遗项目,走进公众视野,走进群众文化生活中。
太和的“清音”走进中学课堂,成立专门传承基地培养人才;界首的“渔鼓”走进高校开展讲座,又在央视舞台一展风采……颍上县文化馆负责人说,新形势下,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必须敢于创新,化俗为雅,化听为视,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时代大潮,才能走进老、中、青观众的心中,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随着电子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一些地方开始采用数字化媒介对曲艺类非遗项目,采用图片、文字、实物、音像等方式实施抢救性地留存。冯骥才说,非遗传承人就是活着的遗产,一旦失去传人,非遗便不复存在。做好本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或许也可在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形式,利用现代化手段保存非遗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杨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