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心为“三农”

阜阳日报 2017-06-02 10:20 大字

[摘要]访市人大代表、全国种粮大户徐淙祥

本报记者 牛真子

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代表徐淙祥,节本增收又环保,村民都夸代表好。”说起市人大代表徐淙祥,当地群众无人不晓,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还带动大家一起规模种田、科学种田、绿色种田,成为农民增收的“领路人”。

2006年以来,在省农业科学院和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徐淙祥先后开展了小麦、玉米绿色模式攻关试验示范。在他的示范田里,屡屡刷新全省小麦和夏玉米平均亩产纪录,为全省冬小麦、夏玉米绿色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徐淙祥的小麦、玉米周年绿色增产模式最高亩产达1816.7公斤,开辟了淮北平原小麦、夏玉米连作周年亩产超吨半绿色增产模式,并向小麦、玉米周年亩产双吨粮迈进。

在自己取得高产的同时,徐淙祥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农民成为“麦王”。他不仅经常走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农业生产,还编写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传授给农民,被大家视为现代农业节本增收的法宝。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使当地粮食生产走上了优质高产、节本增收、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连续四届被选为市人大代表的徐淙祥,每年都提出数件农业方面的议案建议。在担任市三届人大代表期间,他曾提出《关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的议案,认为阜阳应改变落后的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这一议案当年在人代会上被列为一号议案进行办理,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阜阳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稳步提升,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徐淙祥更是主动关注农业、关心农民。张槐村村民徐宗启妻子残疾,儿子曾因贫停学。近年来,在徐淙祥的帮助指导下,徐宗启搞起了科学种田,按照徐淙祥创新研制的粮食作物绿色高效、节本增收模式,农作物产量、品质大幅度提高,收入成倍增长。“跟着代表学种田,致富脱贫就不难。”如今,徐宗启家由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提高到年收入超万元。曾经的特困户变成了科技示范户。

每年午收、秋收后,小麦、玉米秸秆处理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徐淙祥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农民为啥要烧秸秆?因为对他们而言除了烧,秸秆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其实,秸秆可以粉碎还田、加工成饲料、用来造纸等,用处很多。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让秸秆变废为宝。”徐淙祥的这一观点引起不少来自农业一线的代表们的共鸣,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阜阳市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两年实现午季“零火点”。

“作为一名农民代表,咱得关注身边的事。”徐淙祥说,今年,他把调研重点放在了扶贫上。“扶贫因人施策,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下一步,我将就***工作提出建议,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李平到太和调研“双轮驱动” 和“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情况

本报讯(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宗合)5月22日,市委书记李平到太和县,深入乡村、企业、建设工地,调研“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情况。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秘书长王振军及市直有关部门、太和县负责同...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一心为“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