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太和县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5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

错落有致的建筑,装备齐全的多功能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绿茵场上孩子们欢快踢球。日前,记者走进太和县高庙中心学校,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农村学校。

“这两年,县里为我们学校投入了1000多万元,新盖三座教学楼,建2个录播室、5个微机室……以前我们学校像个‘贫困户\’,现在变成‘小康户\’了。”校长杨辉的幸福感写在脸上。

高庙中心学校的变化,是太和县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太和县把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作为重视教育的“试金石”,作为教育督导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建设项目,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如今,太和县354所中小学中,有254所成为市级以上花园式学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是当地老百姓对学校的描述。

据悉,近两年来,太和县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2.61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对农村薄弱学校投入资金5.5亿元,新建219栋教学楼和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1万平方米;新建围墙4.4万米,新建运动场68.7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亿元,为全县中小学配齐音体美卫器材、实验室器材以及教育信息化设备;在城区,实施中小学三年提升计划,投入资金5.61亿元,新(改扩)建5所初中、15所小学,增加学位,为大班额“瘦身”。太和县政府还划拨资金,用于教育用地的征地及附属物赔偿,解决教育用地。

“现在,学校硬件完善了,我们办学底气十足”。太和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告诉记者,与此同时,目前,太和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师无校籍管理、集团化办学也已全面铺开,这些将为全县教育优质发展、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收开始,村民们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   今年午收期间,李树灵被查出食道癌,但他依然忘我地为村里的大小事奔波忙碌,甚至拿出多年的积蓄为村里的法

本报通讯员 张俊国 薛建邦 聂学剑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