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开始,村民们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   今年午收期间,李树灵被查出食道癌,但他依然忘我地为村里的大小事奔波忙碌,甚至拿出多年的积蓄为村里的法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9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张俊国 薛建邦 聂学剑

太和县马集乡马集村党支书李树灵自己也注意到,今年午收开始,村民们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

今年午收期间,李树灵被查出食道癌,但他依然忘我地为村里的大小事奔波忙碌,甚至拿出多年的积蓄为村里的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垫资。望着他为村务操劳的身影,这位64岁的老村干在过去40年的默默付出仿佛全部展现在了村民眼前,大伙也似乎读懂了他执着的为民情怀。

1976年,刚刚退伍返乡的李树灵被村里推荐为“赤脚医生”参加学习,并负责村文书工作。为村民办好事、实事的信念,自此在李树灵心里扎下了根。对村民有利的事,对村里有益的事,不用一声招呼,埋头苦干。

1986年,马集村开始在每年入冬后安排打更放哨,李树灵总是把自己排班在最前面。有一次下大雪,天气严冷,他半夜感染了风寒,可依然坚持完成了当晚的打更任务,以至于次年入秋才痊愈。年复一年,李树灵手中的一个普通手提电喇叭,成了村民们最放心的声音源。也就是这样,30年里,李树灵的辛勤付出都被村里的干部群众记在了心里。

2006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李树灵以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成为村“两委”班子的班长后,他觉得,自己不光要一如既往地为村民办好事、实事,还要为村里办公道事、放心事,“为村里办事是咱的本分,但公家的便宜一点也不能占。”

马集村并不富裕,全村几千口人中,有不少村民日子过得拮据。“吃低保”自然成了村里较为“敏感”的事。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李树灵对全村“吃低保”人员张榜公布,直接让自认为够条件的群众面对面讨论、比较。一个本家的奶奶条件基本达标,但因李树灵的“没照顾”,最后没能进入保障范围。老奶奶直接骂到李树灵家门口,李树灵搀扶着老人家劝慰,说的还是那句话:“谁叫咱家是干部呢。”

10年间,马集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李树灵为村民办好事、实事的信念始终如一。

今年午季,秸秆禁烧又成了全村的头等大事。为了确保全村几千亩麦田秸秆不出现火点,李树灵和村“两委”班子全天候包片巡逻在田间。因喉咙不舒服多天,李树灵利用去县城购买手电筒的机会,到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结果却令他当场懵了——食道癌。面对这一残酷的结论,当过医生的李树灵哭了。可在医院的台阶上坐了两个小时后,他又像没事人一样,赶回了村里的秸秆禁烧现场。当天中午,一户村民的秸秆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太多,为了消除这一火点隐患,李树灵连忙带着村干部和当事村民把散落的秸秆全部清运,并把那二亩多地进行了灭茬翻耕。两天后,李树灵患癌的消息走漏,得知这一消息后,原本还带着些怨气的村干部们流泪了。

今年,马集村被县里确定为美丽城镇建设点之一。得知这一消息,李树灵从病床上一跃而起,找到镇党委书记,提出一定抢抓机遇,为乡亲们率先筹建法治文化广场。在一时调不出土地、筹不到资金的情况下,他率先捐出了自家的七分宅基地,并从银行里取出十几万元的积蓄带头垫资。

在李树灵的带动下,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法治文化广场眼看就要成为村民们活动的重要场所。虽然患病,可李树灵还是很着急,他还在想着,在自己任期内,再为村民们做几件大事、实事。

新闻推荐

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除正规医院可进行微整形外,微信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微整形的广告,只需几分钟、无痛无伤痕等宣传让不少人怦然心动。 &nb

本报记者 冯启俊 实习生 郭晓雅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