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的扶贫日记
[摘要]雪 涅
几乎一夜之间,机关里人走空了。很多单位,只留一人看门,维持日常工作,其余人全下乡扶贫去了。之后,一些个人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粲然亮起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扶贫日记,图文并茂地出现在微博、微信中。一场阜阳声势浩大、且前所未有的精确扶贫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大步推进,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血,城市的基础设施大部改变,日渐靓丽,一个小县城已焕然有现代大都市一角的面貌与气派。而距离县城不远的乡村,除了一些新农村样板村、得乡村旅游农家乐之优和仰仗县城地理之优的村镇,距离县城越远,越偏僻的村镇,越显破败之象。很多村子,年轻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唯有老人与孩子。荒疏的村舍,坎坷的村街,凄凉的村塘,萧条的村林……每每在微信中看到这些乡村景观,心中难免栖惶不已。
我是赋闲之人,平素多蜗居,少有下乡,虽距乡村一步之遥,但难有切肤之感受。这回,我朋友圈的小友,多有人下乡参加扶贫,进村入户,人对人、户对户地参与***,这种大张旗鼓的活动已成了对地方政府执政为民能力的体现与考验。过往,我们也曾有过下乡扶贫的活动,多蜻蜓点水,浮皮蹭痒,很难见实效的。我从微信图片中看,他(她)入户到家,条件虽很简陋,但犹如驻村干部那样清素简便,想来会给他们所在村子带来一些实效的。
我的朋友韩军也是这次下乡扶贫的一员。韩军是太和县医保局干部,他是书法家,是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精英班的学员,他写了一手入骨入筋的唐楷,尤工褚遂良《阴符经》、《圣教序》,对如琢如(的六朝碑版也多有体悟,工于《张猛龙》,金铸铁浇,戛戛独造。这回,他被下派到赵庙镇西竹村扶贫。文人喜竹,葳蕤蓬勃,西竹村有成片的竹林,虽入冬萧疏,然条条竿竿,仍青翠逼人。那儿是县里挂名的花木基地,“西竹花木美死人”,广告牌做到县里。然而,毕竟距离县城太远了些,农家乐尚未辐射到此。实话说,书法家除一纸一墨,也别无长技。因而驻村工作之余,仍临帖不辍,忽被西竹村委会人探知,很是惊羡,嗫嗫嚅嚅,提出索字要求。于是,书法扶贫便成了韩军入驻西竹村第一工作。挨家挨户地写,不亦乐乎。太和乃书画之乡,有丰厚的群众基础和广大的书法人口,但乡间平常也难见书法真神。过去村子还有乡绅秀才,现已迹灭。可是,写了字后,韩军反倒更为苦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化扶贫不可能一蹴而就,润物细无声,又不可立竿见影。在韩军的扶贫日记微信里,便有了不少交友记录。他交的最年长朋友是九十多岁的孙氏,孙氏是个篾匠,会做很精细的竹编。孙氏活到这把年岁,又失独,儿子先她而去。她靠政府救济过活。孙氏一日有两好,一盒烟,半壶酒。也就是说,她一天要抽一包纸烟,要喝小半壶酒,很优哉游哉。村里人有想讨她烟抽,就陪她说说话。韩军是村里愿陪她说话,不讨她烟抽的人。韩军几次要买她的竹编,意欲变相救助,可孙氏横竖不收钱,此事只好作罢了。其实所有下乡扶贫人员的最大苦恼,就是难授人以渔。合法挣钱,勤劳致富,是这个世界上最尊严的生活。对此,韩军曾赋诗一首:“小村处处伴竹林,贫困难言精气神。九十春秋健谈婆,喜烟爱酒种菜人。”
我想,下乡定点扶贫,即便短时间不可能解乡村贫困之忧,至少会给乡村带来一些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态度与理念。鲁迅说:“即是再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这些时日,韩军开着他的车频繁地往来于县城与西竹村之间,跑项目,找资源,他想利用西竹的花木培植与乡镇文化建设挂钩,切切实实为西竹村做一些事情,比如书法竹刻林……
新闻推荐
,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评选揭晓,太和县作家关峰的散文《奶奶一辈子的风景》获金奖。 据了解,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由
本报讯(记者郭晓林实习生刘丽莹王月明)日前,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评选揭晓,太和县作家关峰的散文《奶奶一辈子的风景》获金奖。据了解,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由中华散文网主办...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