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民念活种植经
[摘要]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隆冬时节,太和县坟台镇先民家庭农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伴随着一台大型脱粒机的轰鸣声,工人忙着给玉米脱粒、烘干、装包。“去年农场种了1000亩玉米,由于秋季价格较低,就一直放在农场里没卖。”农场主李先民说,“目前市场价格稍高些,就想着赶快出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
李先民今年66岁,退休前一直在农机部门工作,2004退休后回到老家坟台镇李大庄当起农民,2007年率先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机示范社。2012年,李先民看到当地村里的耕地多是一家一户零星种植,效益低不说,大型机械也进不去,便流转土地1400多亩,发展规模种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2015年李先民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开始自主经营。“去年,除种植粮食作物外,我还种植了果树和中药材等。”李先民说,他全部采用科学轮作套种技术,比如:小麦收后种玉米、红薯,并套种桃树、梨树等果树和丹参、菊花以及女贞树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为增加经营效益,近年来,李先民把农场里的废塘重新治理后用来养鱼,还建造了2亩蔬菜大棚,栽种了7亩池藕,并投资3多万元整修了3000米长的田间路、沟,架设了电线,实现了路网、渠网、电网等配套设施齐全。
日前,笔者在先民家庭农场看到,尚有20多万斤未脱粒的玉米囤聚在农场里,大棚里的蒜苗即将上市,几名工人穿着胶衣在冰冷的藕池里用水枪采藕。“再过两周,玉米就能处理完。眼下,蒜苗、藕的价格比平时要高出许多,我已经和几家超市商场签订了供销合同,每天都有小商贩前来采购。蒜苗收获后我打算育上红薯苗,春节后就要移栽了。”望着眼前的一切,李先民又开始酝酿新的发展计划。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方克奎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