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秸秆还田农民乐

阜阳日报 2015-06-08 08:52 大字

[摘要]太和县经开区秸秆统一还田纪事

本报记者 关加加

   6月7日上午,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友谊村村民高素华刚哄睡了小孙子,便匆匆骑上电瓶车,赶往自家的5亩地里。原来,6日晚上,刚收完小麦,村干部就告诉她,小麦拉回家后,地里的活儿就不用她操心了,村里会组织机器到她家田里处理好秸秆,灭茬、旋耕也不需要她出一分钱,她只要瞅准天气,适时耕种就行了。“虽然村干部这么说,可我担心秸秆处理得不好,影响种豆子。”放心不下的高素华还是决定跑到地里看看。

刚走进自家田间,高素华就看到一台动力强劲的拖拉机正悬挂着一台粉碎器,在田间疾驰,所经之处,秸秆变成碎末,均匀地铺撒在地面上,秸秆留茬高度与地面基本齐平。粉碎机后紧跟着一台旋耕机,将化为草末的秸秆翻在土下,直接还田。

“秸秆很短,撒的也均匀,而且地都旋好了,肯定不会耽误耕种。”高素华满意地说,“去年这个时候,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收秸秆,又是用耙子堆,又是用三轮车拉,整整忙活了大半天,又热又累,还要担心家里的两个小孙子。今年有村里帮忙,统一还田,既省事又省心。现在,下一场雨,就可以种大豆了。”说话间,她放心地骑着电瓶车消失在田头。

友谊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峰这几天一直在田间蹲守,不是“看人”,而是“看机器”。“去年午收,天天提心吊胆的,就怕群众偷偷烧秸秆,我们没日没夜地光看守就忙了一个月,人力、物力投入大概有五六十万元。”陈志峰说,今年,从5月31日开始收割小麦到现在,村里基本上实现了秸秆直接还田。每亩地也只投入了40元的灭茬、旋耕补贴费用,村里总共5000多亩地,投入20多万元。“这两天,我们只要在田间调配好机器,就能实现秸秆禁烧,真是省了不少心。”

“这种秸秆处理方式是不断摸索出来的。收割之前,我们选了两块地做实验,对秸秆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最后这种方式最佳,老百姓愿意接受,才逐步推广。”友谊村秸秆禁烧包片负责人、太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国庆介绍说,去年秸秆禁烧主要是不让群众焚烧秸秆,至于秸秆怎么处理,却没有给出好的方法。大部分群众将秸秆堆放在沟塘里,留下了安全隐患。今年,老百姓收割小麦后,灭茬、旋耕均由村里负责,收割一片小麦,处理一片秸秆。秸秆直接还田,既达到了秸秆禁烧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更不会耽误老百姓耕种。

一台灭茬机价格动辄过万元,为了减轻农机手的经济压力,在太和县经济开发区,每购买一台80马力以上动力的拖拉机补贴5000元,每购买一台秸秆粉碎还田机补贴1000元,所有农机,由村里统一调度。对于秸秆的灭茬、旋耕,老百姓不需要再给任何费用。“省、市、县三级财政每亩地补贴40元秸秆综合利用费,今年实行谁转化给谁补贴的政策,也就是说,这笔钱直接给灭茬、旋耕的农机手,不足的部分由开发区来补贴。”太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辉说,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共有16000多亩小麦,这两天,趁着晴好天气,80%的地块将实行“边收割、边还田”,少数地块的秸秆用来高温堆肥,切实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天然今年午收期间太和县通过专项资金补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天然)今年午收期间,太和县通过专项资金补贴、贴息贷款等扶持措施,鼓励农村村集体购买秸秆处理机械,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到良好效果。   根...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秸秆还田农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