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关加加通讯员薛建邦史浩然盛夏的傍晚吃过晚饭

阜阳日报 2014-08-04 09:57 大字

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薛建邦 史浩然

盛夏的傍晚,吃过晚饭,太和县大庙镇大于路新村的广场上,前来纳凉的村民络绎不绝,有的村民还扭起腰身跳起了广场舞。但几年前,村民们可没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因为那时旧村里茂密的野草、成堆的垃圾滋生了成群的蚊虫,足以消(掉大家的兴致。近年来,大于路村党总支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带领广大干群齐心协力建设新村、美化家园、发展产业,为村民带来了新生活。

“大于路新村已经摆脱了破旧不堪的砖瓦房、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走在新村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上,村党总支书记刘艳辉向记者介绍说,“你看,现在大家住的都是三层小楼,水泥路两边都栽种了香樟、冬青等绿化树木,村里还建设了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据悉,大于路村有居民1100多户、5000多人,耕地面积5200余亩。以前,该村居住较为散乱,村民建房无序扩散,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再加上年轻人纷纷选择沿路建房,原村庄房屋居住率逐年下降。为改变这一现状,2009年,经过充分的调研、研讨,大于路村党总支选择在大于路、卢任等自然村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并规划建设了大于路新村。目前,新村占地80多亩,新建三层楼房418套,与原来分散居住相比,节约土地300多亩。

“土地复垦项目中新增的300多亩耕地,目前已经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租赁出去,所得收入一部分发放给村民,另一部分用于村里的文化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刘艳辉说。

采访当天,在新村内的一家便民超市里,超市老板、当地村民陆素华正在拾掇着货摊上的商品。她回忆说,住在旧村时,家里只有三间瓦房、两间偏房,房前是邻居家的厕所,屋后是长满野草的小河。每逢夏季,成群的苍蝇嗡嗡乱飞,她只好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

搬进新村后,陆素华在村里开了一家超市。由于村民集中居住后,商业需求相对集中,她每天的收入达200多元,“比以前外出打工的收入高不少,还可以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小孩。”

“新村不仅要有优越的居住环境,还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刘艳辉说,在村党总支的努力下,他们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等途径,在新村建设了“幸福E站”,内设图书室、微机室、家庭生活指导室、老年娱乐室、党员活动室等,集学习、娱乐、宣传、休闲、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随之丰富起来。

多年来,大于路新村党总支始终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点,除了培育种植大户,发展红薯等特色作物种植外,还注重引导、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庙见云服装厂就是外出务工人员见云返乡创办的。

见云今年40岁,身患残疾。在外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服装加工流程后,他于2005年回到家乡开办企业。初次创业,见云在资金方面遇到了难题。大于路新村党支部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当地信用社协商,帮助他解决资金难题。如今,见云的服装厂已在周边开办了两家分厂,月生产睡衣6万套,为附近上百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们村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村党总支成员都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不论在什么岗位,大家都想着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为村民谋幸福。你说,有这样的热情和干劲,村里的各项事业怎么可能干不好呢?”谈及未来的发展,刘艳辉信心十足地说。

记者手记 记者在大于路村采访期间,深切感受到了该村党总支时时刻刻为民着想的工作态度及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近年来,大于路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牢牢牵住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始终维护群众利益,通过解民忧凝聚向心力,转作风架通连心桥,让群众看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人心齐,泰山移。大于路村的发展路径,让我们看到了只要干群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未来的发展也必定会更加顺畅。

新闻推荐

太和县阳光教育基金会资助困难学校

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宁克忠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