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翔返乡创业的周奇今秋承包了千亩土地不种小
本报记者 邓翔
返乡创业的周奇今秋承包了千亩土地,不种小麦却种起了牡丹花。近日,在太和县倪邱镇西顺河村,村民们都在议论这件违背“老黄历”的事。
秋种时节,记者来到西顺河村,只见一块块平整的田地里,农业机械往来穿梭,一派繁忙的秋种景象。脚踩着还微微泛潮的泥土,记者走进周奇的承包地。此时,30多岁、皮肤黝黑的周奇正挎着一个藤筐,带领群众专心地栽种着牡丹苗。
记者看到,周奇挎着的藤筐里,装满了牡丹苗。“牡丹全身都是宝,根能入药,籽粒能榨油,花朵能提取精油,种植效益高得很呢。”周奇笑呵呵地说。
周奇种过庄稼,外出承包过建筑工程业务。今年7月份,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他回到家乡,一口气和数百名群众签订了总面积100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家乡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支持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这是周奇回乡创业最朴实的想法。
种牡丹能赚到钱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周奇哈哈一笑:“牡丹第6年可进入丰产期,亩均效益可观,一千亩地下来,你说赚不赚钱?”他告诉记者,在种植的前几年,牡丹地里还可以套种辣椒、芝麻等农作物,效益也不错。而且牡丹生长期长达四五十年,可说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据了解,周奇目前已与亳州的几家药厂建立了供求关系,所种的牡丹全部供中药加工使用。
说话中,正巧碰到国元农业保险阜阳中心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当地调研。周奇通过咨询了解到,像他这样的土地流转大户,参加农业保险时由各级政府负担保费的一大部分,自己一亩地仅需掏很少的保费就可参保。“牡丹的销路没问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果再办理了农业保险,遭遇灾害也不用担心了。”周奇表示,等忙完栽种之后,就将自己的1000亩牡丹全部办理农业保险。
眼下正是牡丹栽种的最佳时机,周奇雇了百余名群众,开展抢种工作。正在田间忙着栽牡丹苗的村民宋翠英告诉记者,她今年将家里的8亩地全部租给了周奇,除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以外,还在牡丹园打工,按时领工资,比以前自己种庄稼收入多不少。
为更好地发展牡丹种植产业,周奇前不久还申请成立了太和县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下一步,我计划依托合作社,发动周边的群众一起种牡丹。”在他的计划中,未来几年还将把牡丹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到那时,这附近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周奇表示,除了种植牡丹以外,合作社还将发展集特色养殖、现代农业开发、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流转更多的土地,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杨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