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大早颍州区颍西办事处戴营村种植大户高见光就急

阜阳日报 2013-11-11 10:5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高楠 通讯员 吴向阳

11月7日一大早,颍州区颍西办事处戴营村种植大户高见光就急忙赶到颍东区枣庄镇蒋楼村田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在他眼里,自己刚流转过来的这片田地,无异于明年就能“取款”的“定期存折”。

高见光告诉记者,近几年,利用大棚种植特色作物让他尝到了现代农业的甜头,但也遇到了一个难题:种植的蔬菜以茄子等为主,基本都是不能重茬的,因此每年一茬的蔬菜大丰收后,就不得不轮作其他低产值作物,直接拉低了农业生产效益。

为破解土地利用和特色种植的“断档”难题,今年9月份,高见光和合伙人到蒋楼村承包了1100多亩田地。“比如说,第一茬在颍州的承包地上种茄子,在颍东种辣椒,下一茬就在颍州种辣椒,在颍东种茄子。”高见光说,这种换地块交叉种植的方法,不仅解决了特色作物不能重茬的难题,而且有效提升了土地承包人的收益。

市农经站副站长江潮告诉记者,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53万亩,比去年净增120万亩,增长52%,土地流转率也由去年的27%增长到42%。“新增的流转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规模流转的形式进行的。”江潮表示,目前全市5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12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6%。规模流转土地现象的增多,直接反映了农业规模经营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

“不管是在政策上、项目上,还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阜阳市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都在不断加大。”江潮说,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走上农业规模经营道路,开展土地流转的范围也不再仅局限于本村、本县区。

另外,大规模流转土地也是阜阳市种植户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向特色作物和土地要效益的一种有益尝试。“很多种植户种植的特色作物,尽管收益很高,但都面临着不能重茬等问题,而通过在其他区域再流转一片土地,在两块土地上轮作两种特色作物,就能在保证土地高产出的同时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江潮表示,目前,阜阳市具有地域特征的半截楼西瓜、闻集草莓等蔬果产业的种植户纷纷走上了规模流转土地的新路子,不仅进一步壮大了产业规模,也让这些产业的收益迈上了新台阶。

谈到规模流转土地的好处,太和县种植大户范恒进深有体会。今年9月,范恒进在颍东区正午镇陈庄村流转了3000多亩地,主要用于发展脱毒薄荷育苗。“流转这3000多亩地,一来能解决薄荷不能重茬种植的问题,二来也能通过更大规模经营,实现进一步增收。”范恒进分析说,通过规模流转土地,交替种植薄荷,他每年能从一亩地里多挣近4000元。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致使一部分农户无时间种地或不愿意种地,土地需要流出。同时,一部分有资金、技术,了解市场的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企业为获取规模效益,需要流入土地,这足以说明规模流转土地的现象在阜阳市还会持续下去。”江潮表示,下一步,市农经站将重点帮助土地流转大户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应对来自市场、自然等方面风险的防范,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发展规模农业,进一步发展特色种植规模种植,向土地要效益、要产值。

新闻推荐

通讯员陈建中近日太和县工商局大新工商所工作人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建中)近日,太和县工商局大新工商所工作人员马坤、魏杰、高博等人开车去辖区一企业实地核查。途经大新镇太临河南岸时,只见前方有一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后载两个小孩,不知什么原因,电动...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