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 二次创业
[摘要]本报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王子娟
从学历不高的基层缝纫工,到外企里样样精通的业务精英;初次鼓起创业心,亏得血本无归,返乡二次创业,终于成就自己的梦想,并造福乡邻……临泉县诗韵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福汉的创业故事就是一部励志剧。
从农家少年到业务精英
年出生的郭福汉是临泉县原牛庄乡二冯村人。初中毕业后,郭福汉揣着一颗闯事业的心,跟着村里其他青壮年一起来到上海。初到上海,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郭福汉误打误撞进了一家中外合资的服装企业。刚到企业,郭福汉只有从最基层、最繁琐的缝纫工做起。“我也不嫌累、不嫌烦,感觉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每天都有成就感。”因为能吃苦、肯学习,很快郭福汉就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顺利转岗。之后他又先后在车工、样机、裁剪房工作。每转到一个新岗位,他都虚心学习、请教、认认真真把经手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工序做好。
这样兢兢业业地做了年,郭福汉熟练掌握了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后来,郭福汉因为各项业务出色,被提拔到业务管理岗位,又熟悉了服装生产的管理业务。
学成了技术和管理,郭福汉开始萌动创业的心。年前后,郭福汉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在上海先后创办了一家校办企业和一个裁剪培训学校,但均以失败告终。此次创业,郭福汉亏得血本无归,只得又返回企业打工。这一次,他到一家企业做生产厂长,一做又是6年。
返乡创业 在家门口就业
虽然经历了一次失败,郭福汉心中一直放不下创业的梦想。年以后,阜阳、临泉、杨桥多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郭福汉虽然身在外地,也不断地接听到一项一项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补贴政策。
“年,听说老家为返乡人员开办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不仅可以享受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注册、登记等流程也从快从优。我就坐不住了。”年9月,郭福汉回到家乡,毅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如果说首次创业是郭福汉独自一人顶着凄风苦雨摸索,而返乡二次创业就是沐浴着春光在阳关大道上前行。回乡后,郭福汉立即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从厂房用地到人员招募、员工培训,郭福汉一路绿灯,顺利扬帆起航。
年,在多方支持下,郭福汉筹资万元,成立了临泉诗韵服装有限公司。经营至今,这个占地亩、总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服装厂拥有缝纫机等设备余台,年生产能力达万件,年产值达万元。为就地转化劳动力,郭福汉还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个分厂,吸引周边群众在家门口打工。目前,诗韵服装厂每年要吸纳多名当地群众就业,让乡邻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不必再到外地漂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郭海洋 特约摄影 张浩/摄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