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优质电教 服务农村教育发展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邢育杰 赵亮

公开招聘电教管理员,让“班班通”设备成为日常教学的得力助手;择优选聘主讲教师,让“在线课堂”成为农村教学点的有效补充……

近年来,界首市教育局不断加强电教人才队伍建设,从基层教师中选聘了一批电教管理员和“在线课堂”主讲教师,并通过落实一系列具体措施,保障了农村电教使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为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班班通”设备有了好管家

李晨是界首市芦村中心学校语文老师,2012年底成为电教管理员以来,他除教学任务外,需要维护全镇所有中小学校的“班班通”设备。

“接触电教已10年了,排除常见故障并不困难。”李晨告诉记者,农村学校,学生走读、老师走教现象比较普遍,遇到设备故障很多人都束手无策。他家在几十公里外的太和,除了周末休息时间,他吃住在学校,保证了设备的及时维修。目前,他还在每所学校培养一两位助手,遇到一些小问题都可自行解决。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班班通”设备陆续安装到了每一个教学班,这一多媒体设备使开展日常教学变得方便了。但日常管理开始成为制约农村电教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此,界首市电教馆在全市22所乡镇中心学校教师中招聘20多名电教管理员。同时,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发放电教管理补贴,并在学校中层岗位设置上,明确电教管理员享受相关待遇。

“招聘电教管理员,这为农村地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及在偏远教学点开展‘在线课堂\’创造了条件。”界首市电教馆的应学才告诉记者。

农村孩子享受“进城听课”

在很多农村教学,由于不具备相关学科的专职教师,开设高质量的音乐、美术、英语课程几乎是奢望。不过,随着一批“在线课堂”教师竞聘上岗,很多农村教学点的孩子也通过“班班通”设备逐步实现了“进城听课”。

近日,记者来到界首市第四小学“在线课堂”授课现场,王艳玲老师正通过先进电教设备为东城办事处杨湾小学教学点和连后楼小学教学点在线授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时《colour》,看着她一边绘声绘色讲课,一边与镜头对面的孩子们互动交流,现场氛围比日常教学生动活泼。“从去年开始,每周给这两个教学点的孩子上两次课,从反馈情况看,孩子们非常认可这种教学模式。”王艳玲说,现在界首四小共有三位教师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开展音乐、美术、英语三个学科的“在线课堂”教学,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目前,界首市22所乡村中心学校通过公开选聘,选拔两到三位熟悉在线教学的教师,每周为偏远地区学校的孩子至少上两次音乐、美术、英语课。“为了保障农村‘在线课堂\’的有序实施,要求所有乡镇中心学校上报开课计划和学期课程表,并通过不定期抽查保障‘在线课堂\’按时开课。”应学才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我们先后承办了阜阳市‘在线课堂\’工作现场会和安徽省‘在线课堂\’工作现场会,界首农村电教管理使用的先进经验在全市得到推广。”界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实践中,各乡镇中心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开课率和平均开课节数稳居全省前列。同时,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和中央电教馆联合举办的优秀教学课例评比活动中,界首市每年有多位教师获得全国一等奖,界首市教育局连续四年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新闻推荐

触网升级 不及掩耳势蓬勃

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扫描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