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界首民间剧团活跃文化市场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张宏友

不久前,界首市立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连中忙碌不停。“我们剧团刚刚完成今年界首市送戏下乡的任务,现在又开始着手运作一部以歌颂***的小戏。同时,还有几个镇、村邀请我们去演出。”

“周末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广场戏迷展演、农村送戏下乡……在界首各类文化活动中,活跃着一批像立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这样的民间剧团,他们以各式各样的节目,“闹热”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受本地专业文艺团队匮乏的制约,不能很好满足群众需求。”界首文化馆馆长孙珂介绍,今年初,界首市统计上报的民间剧团有56个,如何盘活这个数量庞大的民间队伍,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头戏”。

对此,界首市文广新局组织民间剧团调演活动,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在市文化馆排练厅看节目、提出指导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对剧团整体水平进行总体了解,也能促使各剧团之间的艺术提升。”王海涛副馆长介绍说,两年来,界首市已成功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剧文艺汇演”、“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56个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节目100多个。此外,还组织南北两个巡回演出宣传队,将汇演中的精品节目带到乡村巡演,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原先大家都以玩为主,结构比较松散,经过汇演后,责任感增强了,演出积极性也提高了。”孙珂说道。现在,界首“周末大舞台”、“百姓大舞台”、“汪庄大舞台”等,可谓场场有节目、周周报精彩。光武镇、邴集乡、顾集镇等民营剧团,每月送戏下乡达10多场次。据统计,6月以来,56个民间剧团主动组织、编排了大量以宣传***、文化惠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在各镇村集中演出200场次。

通过民间剧团的带动,群众的参与热情也得到激发。在界首泉阳镇集东村,村部花了近10万元钱修建的戏台,赫然立在村口。“我们经常邀请市里的民间剧团来我们村演出,要是有重大节日,还会请市里剧团。附近的村民也来我们这里看戏,要是戏班特别有名,观众会超过千人。”集东村书记杨永杰热衷于推广乡村文化活动,每次演出前几天,都会将消息提早广播出去。还有群众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党的大政方针,编成快板、小品、小戏、三句半、坠子等,短小精悍、寓教于乐。

王集镇李彬庄村是界首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等称号。在李从喜等村领导的带动下,李彬庄村不仅完成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的建设,还成功举办了五届“农民杂技文化艺术节”,涵盖杂技、歌舞、戏曲等多项文艺活动。

一系列专业培训保障了民间剧团的活力。界首市文化馆馆长孙珂介绍,文化馆除为民间剧团免费提供学习场地外,还开设了3个层面的业务培训,其中包括全年不间断的“文化艺术讲堂”,每月初开课一天,每月更换一个艺术门类,所有感兴趣的剧团成员都可免费参加,可以学习有关声乐、舞蹈、戏曲及灯光音响使用、演出组织策划等内容;另外,若有民间剧团编排节目需要业务指导,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一对一”跟进。“针对全市15个乡镇文化站的文艺活动需求,该馆也定期进行业务帮扶。”

“我们团队成立至今15年了,有相对固定的演员,有作曲、配乐、演奏方面的实力,在演出一些经典作品的同时,更希望创作一些能够代表自己乐团的作品。”界首光武镇戏迷协会负责人王华新坦言,通过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演出活动和业务人员的辅导实训,团队成员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排演宣传孝道文化的大型现代戏,在全市宣传演出,进一步发挥民间剧团的活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上 工业增加值390.8亿元

同比增长9.9%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